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所示变化与“...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所示变化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迁移”有何不同,并归纳出影响核心区域变化的因素。

 

经济重心的迁移: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开发,南北经济差距缩小;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南方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3分)统治核心区域的变化:秦汉至隋唐,核心区域主要在北方黄河流域中游;此后逐渐东移北上;明清时期,核心区域以北京为中心并扩展。(3分) 影响因素:气候、资源;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南方经济的发展。(6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及材料分析归纳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注意题目的要求,不仅是表格体现的变化,而且是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迁移”的不同。依据所学可知,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自魏晋以来是逐渐南移,到南宋时期,这一过程完成,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直至今日。材料表格主要揭示的是我国古代政治中心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西向东、徘徊于北方的过程。这一方面体现了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受到诸如气候、环境、资源、外部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与政治•经济政治重心的变化·关系与认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以武力迫使朝鲜称臣纳责之后,琉球、安南、暹罗、缅甸等先后成为清朝的朝贡国。基于中国中心和中外一统的传统理念,清朝亦曾将包括荷兰在内的西洋诸国视为朝贡国。清朝将三跪九叩礼作为最重要的朝贡礼仪,要求所有朝贡使臣觐见时比照中国臣子行此礼,以彰显其共主地位。清代朝贡体制主要涉及朝贡国对清廷的称臣纳贡和清廷对朝贡国的册封赏赐两方面内容。朝贡使团在华期间的活动和清朝遣使册封朝鲜、琉球、安南三国国王等都有一套固定的仪式和礼节。清廷将“厚往薄来”的传统理念用于对外交往的具体实践,主要手段就是开展朝贡贸易。其主体是各国使团在华朝贡期间所进行的贸易活动。

——摘自李云泉《再论清代朝贡体制》

材料二   强权主义导致条约制度的不平等……对他们来说,国际法是保障和补充不平等条约的执行工具,中西方之间的交往基本都是以战争为前提,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条约来确立法则的实现。所以当时的国际法有着浓厚的强权主义色彩,体现出两面性,一方面是列强国家欺负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工具,为了自己的侵略目的要求弱小国家遵守国际法,另一方面如果涉及到列强国家的利益,即使违反国际法原则的行为也被认为是合法的。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晚清中国也不断受到国际法的影响与冲击:译注的大量的国际法著作为晚清社会带来了新的观念……晚清国人也对西方的领事制度有了初步的接触,逐渐萌生了国际法上向国外派遣公使和领事的需求,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开始重视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谈判在这一时期对国家权益的挽回及维护国家主权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摘编自董临瑞《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朝贡制度的基本内容并加以评价。(1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条约制度下国际法的特点,并阐述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影响。(13分)

 

查看答案

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包容他者》一书中称“欧盟条约承认成员国的独立和主权,因此,欧盟有义务尊重每一个成员国的民族认同”,同时指出:“未来欧洲联盟的合法性,在于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利益,而不在于欧洲的民族自决意识,一个单一的欧洲民族在政治上是不存在的。”材料认为   

A.欧盟体现了统一性和多样性

B.民族利益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障碍

C.欧洲一体化进程艰难

D.欧盟以尊重成员国利益为主要目标

 

查看答案

罗斯福新政在当时的美国遭到了有些人的尖锐批评,有的讽刺《全国工业复兴法》是从共产党宣言中抄来的,有的说“新政”是“披着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上述言论在本质上反映了   

A.美国的自由传统根深蒂固

B.罗斯福政府丧失了民众基础

C.新政侵蚀了白由主义根基

D.危机导致社会缺乏基本共识

 

查看答案

读三国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以1913年为100%)

国别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3年

德国

14

18

25

40

60

89

100

英国

34

44

53

62

79

85

100

美国

14

11

17

39

64

89

100

 

 

 

 

 

从表格中能反映出(    

A.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生产量已稳居世界首位

B.德国的工业发展速度和美国相比长期落后

C.科技极大影响了大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D.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查看答案

一位政治家在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时,曾指出:“毫无疑问,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其意在肯定宪法(    

A.条文与体系的完备性             B.所蕴含的原则与精神

C.各项内容具有前瞻性             D.实践不受时代而调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