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

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

 

C 【解析】 试题分析: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解放战争都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所以三者的革命性质相同,三者任务都是反帝反封,所以选C。三者领导阶层分别为资产阶级、国共合作、无产阶级,故A,D错误。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是却被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国民革命虽然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但是反帝反封的任务并没有完成,只有解放战争结束后才建立起真正的独立、自主的国家,B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75年,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法国为共和政体。宪法规定总统

A.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 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C. 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D. 由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

 

查看答案

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经营更趋市场化             B.减少犁耕依赖

C.生产日趋专业化              D.注重精耕细作

 

查看答案

唐长儒指出:“唐代科举从形式上看和过去的举孝廉有继承关系,只是当门阀盛时被举为孝廉的人必定出于世族,而唐代并无此限制。”材料表明科举制

A.使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B.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C.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D.促进了政治的发展

 

查看答案

社会组织方式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36分)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据记载,公元前431年雅典公民近17万人,其中只有约四五万成年男性享有参政权力。

(1)依据材料一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有何显著特点?(6分).

材料二  《汉书》“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表明秦朝将新创的制度推向全国。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秦制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8分)

材料三   同盟会宣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民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表明资产阶级要用近代政治制度改造中国社会。

3)指出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制度方面改造中国的举措并简要分析其历史作用。(8分)

材料四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1954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国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

职务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国务院

党派

主席

副主席

委员

总理

副总理

国务委员

共产党

1

3

29

1

2

6

民主党及无

党派人士

0

3

27

0

2

6

 

 

 

 

 

 

(4)材料四反映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哪些内容?(6分)

(5)结合材料一与材料四,简要比较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与雅典公民大会的异同。(8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美国工人的工资在危机期间下降40℅,1932年相当于1900年的水平,20年代曾获得经济大师称号的胡佛,这时被人们称作“饥俄总统”,胡佛总统的前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符能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社会制度在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使由退却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势力毁掉。

——1933年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开创了美国历史的许多“第一次”:联邦政府承担起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联邦政府第一次保证公民有参加工会的权利;联邦政府第一次制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                                —人教版高中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材料四  罗斯福新政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也引起了反响。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414的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评价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人教版高中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请回答:

(1)材料一胡佛、梅隆对待经济危机的态度如何?材料二中体现了罗斯福怎样的精神?(4分)

(2)材料三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用史实说明“联邦政府第一次制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4分)

(3)材料四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给罗斯福这样高的评价?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如何?(6分)

(4)有人说30年代大危机客观上给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机遇”。你同意吗?说出你的理由。(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