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

如果我们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那么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更加强化,所以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故答案选A。B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地位并不平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两大阵营的建立不利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口迁移的增多是经济联系紧密的表现,也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认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查看答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的是(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查看答案

唐太家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 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 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戚继光(1528-1588) ,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父死,袭官登州卫指挥佥事,升任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御倭兵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调浙江,任参将,积极抗御倭寇(注:14世纪初,日本诸侯割据,互相攻战。在战争中失败了的一些南朝封建主,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中国沿海从事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史称倭寇)。他鉴于卫所军有不习战阵的弱点,招摹义乌农民和矿工,训练新军。他治军有方,训练严格。由于新军将士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被誉为戚家军。嘉靖四十年,倭寇焚掠浙东,他率军在龙山大败倭寇。继之在台州地,扫平浙东。次年率 6000 精兵援闽,捣破倭寇在横屿(今宁德)的老巢。嘉靖四十二年再援福建,升总兵官,与刘显、俞大猷分三路进攻平海卫(今兴化),斩级二千二百。次年春,相继败倭于仙游城下,福建倭患遂平。嘉靖四十四年又与俞大猷会师,歼灭广东的倭寇。东南沿海倭患完全解除。(摘编自《明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倭寇猖獗的背景。(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戚继光成功抗倭的原因。(9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