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太激进了,完全割裂了传统,是应该否定的。这种说法( )
A.不正确。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B.不正确。从当今看,中国传统思想依然占据主流文化地位,传统并没有消亡
C.正确。“打倒孔家店”对于传统文化的破坏性后果是不可挽回的
D.正确。白话文运动导致古文阅读理解的困难,不利于华夏文明的传承
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 1840~1895 | 1895~1911 | 1911~1927 | 1927~1937 | 1937~1945 | 1945~1949 |
国家 | 英国 | 英国 | 日本 | 美国 | 美国 | 美国 |
数量(万元) | 8026 | 33955 | 69627 | 11969 | 262096 | 47918 |
比重(%) | 82.5 | 28.1 | 44.2 | 37.3 | 75.5 | 68.1 |
A. 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绝对优势
B. 日本在华投资的总量始终最大
C. 美国的在华投资主要用于抗日
D. 美国占据第一位置的时间最长
《旧唐书》记载:“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十二月,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板(历法)”,因为颁布历法一直是封建帝王的特权。但由于历书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民间雕版刻印的历书仍旧风行。这反映了( )
A.政府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 B.雕版印刷业比较成熟
C.文宗皇权威严尽失 D.唐朝历法体系混乱
宋出现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最终白银获得政府认可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古代纸币的兴衰表明( )
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
C.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
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许先生对“封建”的评价主要是基于( )
A.周初继承了商朝时的地方政治制度
B.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政治权力
C.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
D.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日:“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贞观政要》
材料二: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 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俗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新唐书》
材料三: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阼(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述唐太宗对于战争的态度及边疆政策。(9分)
(2)据材料三,归纳唐太宗“成功”的原因,并指出其历史影响。(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