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

——  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节选)

1)列举商鞅“惩奸宄”“务耕织”“尚军功”“孥贫怠”的具体措施(4分,各举一例即可)。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评述毛泽东对“商鞅之法”的评价。 6分)

 

(1)具体措施:惩奸宄——什伍连坐,轻罪重刑;务耕织——奖励耕织;尚军功——废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军功爵制度;孥贫怠——重农抑商。(4分) (2)毛泽东肯定了商鞅之法是利国富民的良策。(1分)商鞅的各项新法令适应了秦国争霸战争的需要,实现了富国强兵,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的评价看到了商鞅之法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中肯的。(3分)另一方面,商鞅之法也有重农抑商、严刑峻法、思想专制等特点,产生了消极的历史影响,这也是应该看到和指出的。(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要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研究题目的要求列举商鞅“惩奸宄”“务耕织”“尚军功”“孥贫怠”的具体措施,找出与之相对应的内容即可。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时注意结合所学的知识及材料“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归纳总结,同时注意要全面、客观。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内容及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4分)《世界大历史》是萨克雷等美国学者集体编著的历史巨著,显示了美国学界对世界历史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材料一  全书分为五卷。其总目录是

第一卷  文艺复兴至16世纪

第二卷  1571——1689

第三卷  1689——1799

第四卷  1799——1900

第五卷  1900至反恐战争

材料二  每卷罗列各时期的重大事件。第三卷《1689——1799》的目录是

第一章  俄国彼得大帝改革   1689——1725

第二章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701——1714

第三章  不列颠第一帝国  1701——1761

第四章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 1740——1763

第五章  启蒙运动  1750

第六章  农业革命  1750

第七章  美国革命  1763——1783

第八章  南太平洋的开辟 1760——1790

第九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  1760——1780

第十章  亚当·斯密、埃德蒙·伯克和现代保守主义的基础 1770——1796

第十一章  大西洋黑奴贸易  1730——1807

第十二章  法国大革命  1789——1799

材料三  每章分为五个栏目。第五卷第八章《冷战时期》的目录是

[概述]

[专家点评]

[      ]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

尼基塔·赫鲁晓夫

[    ]

“铁幕演说”

“欧洲复兴计划”

《第二次哈瓦那独立宣言》

[论著选粹]

【史论】

19世纪称得上是欧洲的世纪,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许多欧洲中心论者乐观地认为,20世纪,还会是欧洲的世纪。

——【英】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大历史》的编撰特点。(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并分析说明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趋势。(8分)

3)依据材料三,为①②两个栏目命名。从甲、乙、丙中任选一项说明其如何体现本卷主题。   8分)

4)《世界大历史》是否会按照【史论】对20世纪的预判来写作第五卷,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6分)

 

查看答案

(22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道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7年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期间,举办社学,要求有关人员“务遵本院原定教条尽心训导,视童蒙如己子,以启迪为家事,不但训饬其子弟,亦复化喻其父兄;不但勤劳于诗礼章句之间,尤在致力于德行心术之本;务使礼让日新,风俗日美,庶不负有司作兴之意,与士民趋向之心”。

——引自 《王守仁全集》卷二

材料二    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该报“取《大学·新民》之意,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故本报专对此病以药治之,务采中西道德以为德育之方针,广罗政学理论以为智事之本源”。

—— 梁启超《新民丛报宗旨》

1)归纳社学的职责。(2分)

2)指出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的目的及其积极意义。(6分)

3)王守仁办学与梁启超办报在宣传内容上有何不同?解释其原因。(12分)

4)从王守仁办学与梁启超办报的历史活动中,受到哪些启发? 2分)

 

查看答案

列宁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 这里的“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重点是指

A. 进一步发展国营经济

B. 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同步发展

C. 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

D. 国家政权积极干预国民经济

 

查看答案

巴黎公社曾经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来经营。这一做法

A.开经济国有化政策的先河

B.是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尝试

C.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继承

D.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查看答案

1870年,31岁的美国人洛克菲勒把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商行合并,创建了美孚石油公司。从1872217日到328,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6家炼油厂。这体现了

A.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B.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发生变化

C.美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D.石油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