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里...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具体包括:效仿欧洲建立一批世俗小学和技术学校;减少宗教课程,增加现代科学内容;聘请外国教师任教;派遣留学生到欧洲(主要是法国)学习,等等。

-—季诚钧、徐少君《埃及教育世俗化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统治集团)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们在特别重视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出于自身统治利益的目的,大力提但是“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

—-杨世武《明治统治集团教育改革刍议》

(1)依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4分)

(2)与阿里改革相比,日本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有何新特点?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1)特点: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世俗化。 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4分) (2)新特点:重视“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 影响:有利于日本民族意识的提高,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加强了思想了控制,使日本政治带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及材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材料“效仿欧洲建立一批世俗小学和技术学校”可以看出是学习西方和世俗化改革;“增加现代科学内容”可以看出是具有现代化的色彩。这些都有利于学习西方的科技及文化,有利于推动埃及的近代化。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回答时要注意问题的要求,抓住日本特点归纳总结其“新特点”: 重视“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联系明治维新后日本历史发展进程及特点分析其“影响”。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特点与作用;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日本的明治维新·特点与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4分)在英国的历史进程中,其政治和经济调整推动着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以前长期作为英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主要因素的国王宫廷和议会的冲突,却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发展……此后英国逐渐完善了其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满分5 manfen5.com

(1)指出材料一中 “一个固定的方向”是什么?(2分)依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6分)

材料二       1820~1931年英美进口关税率(℅)

年份

      国别

1820

1875

1913

1926

1931

英国

45~55

0

0

4

17

美国

34~45

40~50

33

20

53

 

 

 

 

 

——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

(2)依据材料二,指出1820---1931年英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

材料三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英国是最早建立廉租房制度的国家,其廉租房制度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

——隋琛琛《国内外廉租房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3)结合所学,判断英国的廉租房制度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40--70年代哪个时期发展最快?并说明理由。(8分)

 

查看答案

(22分)中外教育的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徽州文化发达,乃“程朱桑梓之邦”,早在南宋时期,徽州书院就纷纷建立,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徽州宗族办学热情的高涨,书院教育远胜于前。……徽州宗族书院较之其他书院平民教育的功能更加明显。休宁《茗州吴氏家典》记载:“族内子弟有器宇不凡,资禀聪慧而无力从师者,当收而教之。或附之家塾,或助以膏火(注:指学费),培植得一个两个好人作将来楷模。”

——张晓婧《论明清徽州书院的社会功能》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徽州书院教育发展的特点。(6分)

材料二 卢梭谈到教育时指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纯洁的,人生来爱自由,……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他添加什么东西。他的天性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让行人碰来碰去,东弯西扭,不久就弄死了。”

——卢梭著《爱弥儿》1762年

(2)依据材料二,指出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三  “吾人所需教育者,亦去其不适以求其适而已。……今之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了解国家之意义,第三当了解个人与社会经济之关系,第四当了解未来责任之艰巨。”

——陈独秀1915年10月15日《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二号

(3)与材料二相比,陈独秀的教育思想有何新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的教育理念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6分)

(4)综上,影响教育变革的因素有哪些?(2分)

 

查看答案

以下可能属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拨乱反正”时期言论的是

A.“要大鸣大放,大辩论”

B.“革命有理,造反无罪”

C.“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支持高等院校招收“工农兵学员”

 

查看答案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D.“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查看答案

“文革”结束后,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邓小平南巡讲话,我国出现了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这两次思想解放分别是指

A.否定文化大革命和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

B.纠正“左”倾错误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C.破除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崇拜

D.确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确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