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严复在《论世变之亟》写道:“吾今兹之所见所闻,如汽机兵械之伦,皆其形下之粗迹,即...

严复在《论世变之亟》写道:吾今兹之所见所闻,如汽机兵械之伦,皆其形下之粗迹,即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亦其能事之见端,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在这里,他着重

A.诠释了救亡与图存的关系

B.强调了科学与民主的重要

C.说明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

D.表达了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道理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思想。根据材料“吾今兹之所见所闻,如汽机兵械之伦,皆其形下之粗迹”,严复认为技术而非命脉之所在,关键在于学术,因此综合材料可知严复认为科学与民主是西方的根本。故应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思想·维新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明中叶民间文化取代官方文化而成为明文化的主体。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文人画的兴起                 B.杂剧散曲的兴盛

C.古典小说的繁盛               D.京剧的形成

 

查看答案

古代中国的地方官职机构名称各有出处。宋代以中央朝臣充任各府长官,称作权知某府事,即暂时代理该府政事,简称知府。金代以户部尚书瓜勒佳必喇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参知政事,行省于辽东,即行省。二者体现的相似政治理念是

A.王权专制                 B.中央集权

C.权力制衡                 D.地方分权

 

查看答案

钱穆先生关于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曾谈到:我们通常说中国自秦汉以下是统一之开始,其实此说亦宜修正。西周以下,中国早已具有统一规模了。只是那时是封建政治下的统一,而秦汉以后乃是郡县政治下的统一。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西周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

B.分封制使天子拥有统领诸侯的至尊权威

C.西周确立了我国古代辽阔疆域的大格局

D.秦汉王朝继承了西周的一整套政治制度

 

查看答案

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权力分散局面出现在

A.秦朝         B.隋唐        C.宋朝          D.明清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二,与孔子相比,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张有何特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9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