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6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汉学家或中国学家,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往往存在着很大...

(26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汉学家或中国学家,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这个意义而言,一部世界汉学史或中国学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形象不断被重构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潮”的潮涨潮落

17、18世纪,中国产品丝绸、瓷器、茶叶和漆器等充斥欧洲。一股追求“中国时尚”的“中国潮”在欧洲蓬勃兴起……从17世纪中叶开始欧洲人已经从崇拜中国器物和制度转向了崇拜中国儒家文明……然而,这种“中国潮”并没有能够在欧洲长期地维持下去……为贸易利润而歌颂,为生产利润而贬低的这种现象在中国茶被印度茶和锡兰茶所取代的过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制文化权与17、18世纪欧洲“中国潮”的潮起潮落》

材料二:从法国汉学到美国中国学

法国汉学并不是一开始就成为欧美中国研究的中心。……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传教士的贡献远比法国重要得多。但是,这个局面很快就被改变和超越了……而大西洋彼岸的新大陆(美国)却乘势而起,成为继法国之后西方世界中国研究的中心。

——《制文化权与17、18世纪欧洲“中国潮”的潮起潮落》

材料三:“唱衰中国”与“唱盛中国”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中国学研究中,尽管仍陆续出版了《中国即将崩溃》一类“唱衰中国”的著作,但这种声音已远不如先前那样强势。与此相反,一批被称为“唱盛中国”的著作相继问世,并在西方学术界激起强烈反响,这些著作包括《中国的天才:三千年的科学发明》、《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等等。

——《西方世界中国研究的典范转移》

请回答:

(1)结合所学,从世界贸易的角度分析材料一中“中国潮”在欧洲兴起的原因是什么?从17世纪中叶开始欧洲人崇拜中国儒家的哪些文明内涵?(8分)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欧洲为“生产利润而贬低”中国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二战后美国成为西方世界中国研究中心的原因。为什么“唱盛中国”著作在西方学术界激起强烈反响?(10分)

 

(1)原因: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形成(4分) 内涵:科举制的公平、公正;民本思想(仁政思想);社会和谐思想(每点2分共4分) (2)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对外开展商品输出。(2分) 影响:开展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倾销商品,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思想和先进生产方式,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学习西方的探索,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起步。(每点2分共6分) (3)原因:新中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美国孤立封锁中国,研究中国时政以加深对中国认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美国在欧洲实施冷战,称霸世界战略的需要。(每点2分共4分) 为什么: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全球化;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欧美受经济危机影响,渴望寻求缓解危机的有效机制。(每点2分,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及材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注意时间“17、18世纪”,这时新航路已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而这时的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时期,国力雄厚,故出现“中国产品丝绸、瓷器、茶叶和漆器等充斥欧洲”的现象。结合中国儒家思想的具体主张及但是西方的思想解放的需要等回答后一问。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时注意联系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由于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积极对外侵略扩展,为商品输出创造条件。这是中国闭关自守,于是就出现了为打开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丧师失地、割地赔款,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命道路,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国的潮流。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及材料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第一小问要注意联系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美关系及战后美国的世界政策;回答后一问要注意结合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及世界形势的变化、美国地位的变化等内容分析归纳总结。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内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影响;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下的世界·中美关系演变及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战后(美国)人们所憧憬的安全而充实的生活得到了助力。强大的政治文化奖赏追随者,不遵从者则被边缘化,国内的遏制也由此加固。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经济危机后的社会萧条

B. 冷战时的意识形态对立

C.经济全球化对美国的冲击

D. 恐怖主义造成的恐慌

 

查看答案

“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设计的模范社会的原则和明确的活动方式上。但是,这些模范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社会的问题,他们从未认真地考虑过。他们对于从富裕的或有权势的资助人那里得到帮助这一点抱有模糊的期望。”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 启蒙思想家                   B. 自由主义者 

C. 空想社会主义者               D. 马克思主义者

 

查看答案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的权力不仅及于各州,并直接及于所有人民。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

A. 三权分立原则                     B. 共和制原则

C.人民民主原则                      D. 联邦制原则

 

查看答案

“这样做时,银行能控制许多公司,并能通过对有表决权股进行少量投资而维持自己的控制。因而,金融家开始在对经济生活的决定性控制方面取代了实业家。或者,换句话说,金融资本主义代替了工业资本主义。”上述现象最早发生在:

A. 18世纪—19世纪中期                B. 19世纪末20世纪初

C. 20世纪30年代后                  D. 20世纪4050年代

 

查看答案

“如果说16世纪之前,……那么这一时期,至少在大学法律系课程设置中,绝大多数学者都接受了如下的学说,即教会和王权彼此独立,但相互呼应和支持……”文中学者“接受如下学说”主要是受到下列哪一事件的影响: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近代自然科技的发展           D. 启蒙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