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01年,梁启超在其《中国史叙论》中,把中国史分成三个阶段,或者叫三个中国,即...

1901年,梁启超在其《中国史叙论》中,把中国史分成三个阶段,或者叫三个中国,即“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这反映出梁启超

A.以中国中心史观反对欧洲中心史观

B.从中外关系的角度建构中国通史框架

C.是以全球史观研究中国史的第一人

D.不赞同把中国史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题干材料的理解能力。“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是把中国放在亚洲甚至是世界的角度来研究中国,是从中外关系的角度建构中国通史框架,所以B正确;A中国中心史观表述错误;C表述过于绝对,D没体现。 考点:史学常识•史学研究方法•中外关系角度研究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是明清时期部分地区州县与集市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明清时期

省区

嘉靖至万历

顺治至雍正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

集市数

州县数

集市数

州县数

集市数

直隶

14

132

82

527

43

537

山东

42

104

64

1126

74

1583

陕西(关中)

16

143

21

238

28

264

江西

45

459

51

545

43

976

福建(不含台湾)

19

131

15

205

39

511

广东

72

1270

71

1959

 

 

 

 

 

 

 

 

 

 

A.地方行政机构相对稳定            B.满清沿袭明制以笼络汉人

C.经济重心呈现北移之势            D.农产品的商品化不断加强

 

查看答案

图是唐朝都城长安的东市图。从中可以得出

满分5 manfen5.com

 

A.东市的商业店铺不如西市多          

B.东市以汉族商人为主、西市以西域商人为主

C.唐政府直接管理东市的交易          

D.邸店与飞钱的出现,推动了商品交易活动

 

查看答案

东汉王充说:“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这说明六国时期

A.六国相互削弱有利秦实现统一

B.是士人阶层实践其政治理想的黄金时代

C.各国选贤举能使墨学成为显学

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已成为社会常态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慈禧曾表示,“变法乃素志”“苟可以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然推之太后之心,未必不愿皇上能励精图治也,未必不愿皇上天下财富民强也。至法当变不变,未必有成见在胸也。

——摘自苏继祖《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   学者马勇认为:晚清政局的糜烂,不能完全怪罪于统治者的错误政策,而是历史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如果一味把中国的失败都夸大到必须由一两个执政者负责,这种看法无疑偏离了实事求是的客观标准。慈禧只是在她的历史角色上做了必然要做的一些事情而已。有哪个伟大人物能够在这样的思想酱缸中励精图治,挽救大清这艘在怒海惊涛中下沈的破船呢?

——《慈禧传》

请回答:

(l)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看待慈禧太后在变法中的表现? ( 6 分)

(2)据材料二,概括其主要观点。结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9 分)

 

查看答案

(l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5年1月,法、意签仃罗马协定。意大利应允法、意两国在欧洲问题上,特别是在奥地利问题上采取妥协行动。也就是说意大利把侵略矛头调离巴尔干、地中海和小协约国地区,即离开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则同意把突尼斯和法属索马里的某些利益让给意大利,并纵容意大利侵吞埃塞俄比亚。法国外长赖伐尔承认,“我把埃塞俄比亚赠送给他(墨索里尼)了”,“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

——摘编自王春良等《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轴心国军火生产1940——1943年

单位:10亿美元(1944年币值)

满分5 manfen5.com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国对意大利做出让步的主要原因。其意图和直接后果如何? ( 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轴心国在1943年军火产里变化的特点及产量增长的原因。(9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