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

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C.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D.三者立论不同,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墨子提倡节俭,在节俭的同时更注重增收,并把此法看做是治国安邦的必要措施。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给农民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如此便可提高农民的耕作动机,达到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商鞅变法主张开垦荒地,制定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制,鼓励农民生产。三者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为考虑,只是各有不同的论点及做法。所以本题答案选B项。A项错误,首先三者立论不同;其次,墨子维护小生产者的利益;C项错误,只有孟子和商鞅维护地主的利益;D项本身说法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家、儒家和法家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说“儒家及老庄皆有政治思想……虽不相同,然皆从人民之观点,以论政治。……唯法家从‘一夫’出发,基本上冲着平民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法家(   )

A.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行严刑峻法

B.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C.要求以“礼”约束百姓

D.实行控制思想的“焚书坑儒”

 

查看答案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

A.孔孟之道的影响                     B.老庄哲学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                     D.墨家学说的影响

 

查看答案

(15分)有人认为,现代社会的许多特征都从英国开始,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结合史实概述18世纪至19 世纪中期,英国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主要史实。(4分)

材料二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当时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英国展出的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走进世博会》《上海世博》杂志编辑出版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科技三方面概括说明“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 (5分)

材料 19世纪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3)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社会领域内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对当时英国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查看答案

(25分)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法治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治理国家的最高权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1)材料中韩非子认为“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与此相比,材料三对“法”的看法又有何不同(3分)

材料二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法学家耶林格《罗马法精神》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马法的发展过程,并简要说明其对后世的影响。(8分)

材料三  “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梁启超强调应把立法权“操于众人”的历史背景。(6分)

材料四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1:1。

——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4)根据材料说明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纵观材料反映的情况概括说明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8分)

 

查看答案

(12分)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1)比较上面两幅示意图,指出唐朝和宋朝两个时期国内外贸易路线图的主要区别。(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