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赴明孝陵,祭...

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实业救国思想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祭奠明太祖朱元璋”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可知,清朝是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清帝退位,满清的统治结束。祭奠明太祖,这反映出当时孙中山的“大汉族主义”民族主义狭隘性,这在其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中体现出来。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其余BCD三项均不正确。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平同志有一段著名的论断:“不管白猫还是黑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对这一论断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对外开放就是要全面学习西方的一切成果,能促进经济发展就行

B.不管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只要能发展经济就是改革的目标

C.不管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能促进经济发展,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

D.发展经济可以不惜一切手段

 

查看答案

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贵族化                B.逐渐平民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查看答案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活动基地,主要是因为他(     )

A.率先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B.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C.第一个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D.对封建礼教进行最猛烈的批判

 

查看答案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查看答案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该作品的体裁是(    )

A.诗                      B.赋

C.词                      D.散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