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A.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B.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新中国成立之初”来分析主要目的,马列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宣传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及其思想是新生国家巩固政权的需要,故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故A项错误;CD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事业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简明中国教育史》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某时期的教育现象:“红专学校各处可见,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的指标,还有些省仅几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建国初期,国家十分重视教育扫盲教育的开展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左倾错误扩展到教育界

C. “文革”期间,教育发展的停滞

D. 1977年人们对恢复高考的迫切心理

 

查看答案

“每逢民主运动失败一次,反动潮流便高涨一次,同时孔子便被人抬高一次,之后必有更进一步的斗争。”下列历史进程中,最符合陈独秀这一说法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一洋务运动一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一戊戌变法一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一戊戌政变一辛亥革命              D.辛亥革命一袁世凯复辟一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先后主张或实践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等政治方案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体现了先进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

 

查看答案

胡适指出,“……评判的态度含有几种特别的要求:(1)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2)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这句话在今天还是不错吗?’(3)对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该这样做吗?”材料中胡适强调的是

A.对古代制度的彻底否定                 B.对事物怀疑、质疑的态度

C.不很相信存在过的事物                D.对事物的评判要依据现状

 

查看答案

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1916年,陈独秀认为:“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以上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是

A.“进化论”成为中国各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

B.晚晴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没有实质性变化

C.救亡图存是当时社会思考的焦点

D.中国欲改变命运必须引进西方的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