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为北宋时期“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图。最上边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

图为北宋时期“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商标图。最上边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间捣药白兔两边的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的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各转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①针铺融原料收购、细针制作、销售于一体

②刘家针铺是私营的制针作坊

③反映了两宋时期中国手工业生产、销售的新发展

④北宋手工业产品出现产品商标,有了产品广告

⑤北宋针铺制作规模大、分工细,使用雇工生产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体现①;“刘家功夫针铺”体现②;“北宋时期”“商标图”体现③④;⑤不能在材料中得出。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宋代手工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粘性的叫黍,不粘的称稷。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研究者可能作出的判断是(      

A.《诗经》包含了大量反映农事的作品

B.甲骨文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资料

C.黍和稷是商周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D.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

 

查看答案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查看答案

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

 

查看答案

改革、变法会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法令)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攫钮(指农具),虑有德色(指脸上显出给父亲恩德的表情);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指恶语相加)。……其慈子耆利(指爱自己的孩子、贪求财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汉·贾谊《治安策》

材料二    拓跋宏,这位非常类似二十世纪凯末尔的君王,以无与伦比的魄力,把鲜卑文化抛弃,对于汉文化,以充满敬慕的心情,毫发不遗的全部接受。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材料三    在生活方式上,人们出于政府的压力,,穿西服、军服,养成吃兽肉、喝牛奶、喝啤酒之风。

——查常平《明治维新:一半清醒一半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商鞅变法导致社会风气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这与商鞅推行的哪些改革措施有关?(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孝文帝“全部接受”汉文化的实质是什么?(1分)

3)据上述材料,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明治维新都不同程度上进行了“移风易俗”,分别指出这三次“移风易俗”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移风易俗”的认识。(4分)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汉武帝时,由于大事兴作,巨款开支,不仅使汉初七十年间的积蓄为之一空,而且广大农民由于繁重的赋税徭役和豪强、豪商的盘剥,日趋穷困,加上连年天灾,纷纷破产流亡。此时,豪商大贾们却操纵冶铁、煮盐、铸钱等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生产部门。从公元前111年开始至以后的二十余年间,全国财政经济工作完全由桑弘羊负责主持。在桑弘羊等的筹划下,颁布了算缗告缗令。所谓算缗,就是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所谓告缗,就是向朝廷揭发工商业者和高利贷者隐产漏税的违法行为。桑弘羊扩大盐铁官营的建置,在全国各地盐铁产区设立盐官三十五处、铁官四十八处。在桑弘羊的建议下,实行“酒榷”即酒类专卖。他还采取措施废除一切旧钱,由国家统一铸造货币,这种五铢钱的重量与实际重量相等,规格相同,质量较好,成本较高,使私铸者无利可图。在他的建议下,实行了均输和平准,所谓均输,就是调剂物资运输。所谓平准,就是平抑物价。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桑弘羊改革的背景。(5分)

2)根据材料,简析桑弘羊改革的作用。(10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