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安徽卷] 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
| 变法措施 | 结果 |
A | 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 |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
B | 王安石变法:市易法 | “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 |
C | 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 |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
D | 明治维新:殖产兴业 | 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
改革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一曲不朽旋律。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
①改革就是要彻底的革除旧的、传统的一切东西
②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③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
④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从工业化角度看,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19世纪中期的俄国 ( )

A.农奴从封建庄园逃到西伯利亚
B.内河航运仍以人力为主
C.农奴生活极端贫困
D.俄国的工业生产比较落
.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论文主题可能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下列属于时代意见的是
A.“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东汉·王充 《论衡》)
B.(实行均田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C.(王安石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 宋·司马光 《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
D.(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