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认为:“若社会主义,一言以蔽之,曰社会生计而已矣。”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

孙中山认为:“若社会主义,一言以蔽之,曰社会生计而已矣。”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

A.主张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                B.建立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

C.建立民主政治的民权主义                D.用暴力推翻满清统治的民族主义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孙中山作为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家,他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是以减少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为主要目的的民生主义,故选 A。 考点:20世纪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表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晚清时期中国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

类别

1860—1899年

1902—1904年

数量

比重

数量

比重

哲学、社会科学

123种

22%

327种

61%

自然科学

162种

29%

112种

21%

应用科学

225种

41%

56种

11%

 

 

 

 

 

 

A. 从固步自封到中体西用                  B.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C.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查看答案

“到1895年以后,所谓‘国’的自我肯定,随之有迅速发展。一般中国人自有的事物与名称,多加以‘国’的冠称。例如‘国权’、‘国地’、‘国民’等等,1900年以后出现的新名词更多。”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说明当时

A.“天朝上国”观念复兴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洗礼                 D.民族、主权意识的增强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一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在此梁启超强调了

A.新文化的民族性                  B.新文化的排外性

C.新文化的创新性                  D.新文化的差异性

 

查看答案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这类观点最早在中国得到系统介绍的主要是

A.严复的《天演论》                     B.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C.谭嗣同的《大同书》                   D.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

 

查看答案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中的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比较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1~400年

45

28

62%

17

38%

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A.问题形成                    B.史料整理

C.史料收集                    D.历史解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