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在分析中国某一时期文化特征时曾这样概括:“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该时期应是
A.先秦 B.汉代
C.唐代 D. 宋代
某同学拟开展“宋元时期的市民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他可选择下列材料中的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语意在
A.赞美宋元文学的辉煌成就 B.强调古代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C.说明古代文学不具连贯性 D.论证古代文学的整体发展的趋势
唐朝诗人窦冀在描述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时写道:“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枯藤劲铁愧三舍,骤雨寒猿惊一时。”与这一描述风格相符的书法作品是
赵鼎新在《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形成》中指出,“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下列说法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
B. “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
C. 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D. “仁政”被剔除,儒家思想沦为法家思想的附庸
下列引言出自先秦法家的是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D.“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