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4分)教科书反映主流价值观念和社会现实,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

(24分)教科书反映主流价值观念和社会现实,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启蒙教材,原名《训蒙文》,李毓秀(1647~1729年)作,“总叙”部分是:“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材料二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电”的解释“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日电”。“雷”的解释:“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议”的阐述:“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中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材料三     下列是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

“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 ……这部宪法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 意味着剥削的自由。”

——《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年版

“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1)材料一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联系作者所处时代分析编写此书的目的。(4分)

(2)据材料二,概括该书的特点,并分析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8分)

(3)据材料三分析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侧重点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不同的原因。(12分)

 

(1)主要思想:孝敬、谨慎、信用、仁爱、学习等。(任答2点2分) 目的:宣传宋明理学,教化人民,巩固专制统治。(2分) (2)特点:图文并茂;内容涉及西方科技与 民主政治;西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4分,任答2点4分) 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代议制民主制度发展;西学东渐,学习西方文明成果。(4分,任答2点即可) (3)侧重点:20世纪50年代,侧重于批判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虚伪性;21世纪初,从人类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肯定了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历史意义。(4分,每点2分) 原因: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新中国实行 孤立封锁敌视政策;国内“左倾”思想的出现;中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每点2分,任答2点4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21世纪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等因素促进两国联系全面加强;思想解放,意识形态的影响日渐淡化,因此能更理性地看待美国。(每点2分,任答2点4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儒家的主要思想当然是很多的,但是在做本题中只能从材料中去归纳,一定要注意所需答案的范围,例如可以概括为:孝悌、谨信 爱众即仁爱 学文即学习。从作者李毓秀“(1647~1729年)”所处的历史时代就不难发现编写此书的目的只可能是宣传宋明理学,教化人民,以达到巩固专制统治的最终目的,《弟子规》是在强化人们接受规范、规定的习惯。 (2)《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既然是“图说”当然这部著作的特点必然是图文并茂,另外,从内容上来看这部著作的特点还包括西方的科学技术和西方的民主制度方面的内容,所以“内容十分广泛”是第二个特点。对“电”的解释足以证明当时的时代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属于电气时代。锁时代特征就可以概括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学习西方文明科技成果、政治文明成果等等。 (3)两个不同时期指的是1958年和2005年,1958年中美关系紧张,而2005年中美关系早已经正常化。1958年中美关系紧张,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外交孤立、军事威胁必然会造成中国去强调批判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虚伪性,中国必然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美国的1787年宪法。而005年中美关系早已经正常化,中国也正在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也正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所以看待美国的1787年宪法也就在从人类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去肯定1787年宪法。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的主要思想;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正常化能更理性地看待美国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查看答案

新浪潮电影产生于1958年的法国,一经出现即风靡全球。这类电影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与爱情,主张即兴创作,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这种现象反映了人们

A. 对时代的困惑和迷茫                      B. 对社会问题的典型再现与剖析

C. 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D. 对工业化带来的精神满足

 

查看答案

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进行的实践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查看答案

欧洲大陆国家 14—16世纪时出现了“三R”现象:一是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一是宗教改革(Religion Reform);一是罗马法复兴(Recovery of Roman Law)。三者都体现了

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查看答案

西方学者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该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