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斗争都存在着某种幼稚病,要么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反对封建势力,对帝国主义抱有一定程度的幻想;要么缺乏必要的反帝斗争的策略,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清。属于后者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亦步,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四海五湖”。这说的是
A.浪漫主义的灵动风格 B.中国书画的写意特征
C.现实主义的典型塑造 D.京剧表演虚拟艺术
某学者认为“从整体上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C.“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D.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便往还而通贸易”
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代替了4个血缘部落。公元前3世纪晚期赢政在统一全国基础上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打击了贵族政治 B.推动了社会转型
C.有利于中央集权 D.建立了官僚政治
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 “夫君者,民众父母也”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
A.宗法血缘关系 B.家国同构观念
C.尊卑等级意识 D.以民为本思想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宪政的核心是宪法。宪政是实行了民主政治和法治原则,以保障人民的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为目的,创制宪法(立宪)、实施宪法(行宪)和维护宪法(护宪)、发展宪法(修宪)的政治行为的动作过程。
———季立东《“宪政即‘限政’思想”的思考》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三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美国近代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特征
材料四 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权宜之计,却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这个事实也许说明:先进集团或先进思想的产生还不能算全社会的进步,只有当社会上保守的集团也不得不接受先进思想所规定的选择时,社会才能前进一步。
———钱乘旦《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7——18世纪主要欧美国家建立“宪政”的标志。(4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的知识,概述17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从法律和制度方面实现政治权力由国王逐渐向议会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
(3)材料三图片中三者的职权和相互关系是什么?请简要概括近代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8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兰西共和国“真正起始”的标志是什么。共和国能够确立的根源是什么?(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