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据此判断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主张为

A. 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B. 地方政府应享有高度自治权

C. 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               D. 建立福利社会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可知,孙中山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并不是把土地分给农民,并且作为资产阶级革命者的孙中山的土地纲领的实质是土地国有制不是农民土地私有制,所以A项明显错误。另外材料虽然说地方上的一切资源为地方政府所有,但却是为百姓所用,并不是由地方政府随意支配,所以地方政府并不享受高度的自治权,所以B项错误。C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合。只有C项的说法恰如其分,故选C项。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这一思想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皮锡瑞在《师伏堂未刊日记(1897—1898)》中写到:“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言变革,人(必)骇怪,故必先言孔子改制,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该想法

A.导致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B.着眼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C.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D.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查看答案

据统计:中国1810-1867年间,由基督教传教士翻译的795部译著中,宗教类占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6%。1850-1899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英美国家著作是主要来源,占全部译著的85%,1902年至1904年,译著中来自日本的占全部573篇著作的62.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鸦片战争前西学东渐风气已经出现              ②洋务运动期间开始接触西方科学

③甲午战争后国人更为关注日本社会              ④民主共和思想在知识阶层广泛传播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说文解字》中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和者。斯作《仓颉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大篆字体在秦朝统一后出现             B.隶书由秦朝时期囚徒发明

C.用隶书取代篆书是政府决策             D.字体简化在秦朝成为趋势

 

查看答案

清乾隆年间,戴震主张“理存于欲”,“人生而后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其思想

A. 得到佛教人士的认同                     B. 得到理学人士的赞同

C. 与文艺复兴哲人观点相近                D. 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