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说文解字》中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和者。斯作《...

《说文解字》中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和者。斯作《仓颉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大篆字体在秦朝统一后出现             B.隶书由秦朝时期囚徒发明

C.用隶书取代篆书是政府决策             D.字体简化在秦朝成为趋势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记载了秦朝统一天下之后,统一文字的过程。统一文字先后为小篆和隶书,其中小篆是相比于大篆“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隶书则是“初有隶书,以趣约易”,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D。大篆字体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就已经出现,故A项错误;“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说明了隶书并非是由囚徒发明,故B项错误;“以趣约易”,用隶书取代篆书是有人们的使用习惯等来决定的,故C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秦朝统一文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乾隆年间,戴震主张“理存于欲”,“人生而后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其思想

A. 得到佛教人士的认同                     B. 得到理学人士的赞同

C. 与文艺复兴哲人观点相近                D. 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查看答案

宋人杨简任富阳主簿,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事办完后问陆九渊:“何为本心?”陆说:“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杨说:“止如斯耶?”陆大声说:“更何有也!”杨顿悟。据材料陆九渊认为

A.实践是获取真相的重要手段            B.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

C.读书明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D.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理终归为一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A.清静无为                   B.兼爱非攻

C.仁政治国                   D.以德治民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代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尔平认为,只有在霸权统治下的国际体系才是稳定的,否则就会出现战争或混乱。他认为“国际自由经济的存在少不了要有一个霸主,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占主宰地位的自由强国,国际经济合作极难实现或维持,冲突将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

试依据二战后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和发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论断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查看答案

(18分)阅读材料,联系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2~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来华概况简表

满分5 manfen5.com

——据(法)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说明英国使团马戛尔尼来华的主要目的。  (6分)

(2)最终马戛尔尼无功而返。结合材料分析这一结果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二    建国后,(大陆)推行“史学革命”,强调中西文化交汇点之通商口岸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基地,并以此“激发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20世纪80年代后,大陆地区之通商口岸研究从批评到重新评价,重新审视其历史地位,承认在传播西方文明与先进技术方面仍有一定作用,并把通商口岸的“现代化”和“城市化”作为主要研究课题,等等。

——摘编自周子峰(《二十世纪中西学界的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研究述评》

(3)依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对近代通商口岸研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4分)

(4)在评价近代中国类似历史问题时,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