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分)阅读下列中外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民无常,...

(18分)阅读下列中外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材料三      “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      两百多年来,美国的宪法虽然没有根本的改变,但它却仍然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美国宪法的变化和发展……是通过对宪法的修正案、最高法院对宪法的司法解释、宪法惯例及国会和总统制定的宪法性文件等形式来实现的……美国宪法的第二十二条修正案……于1951年2月批准生效,该修正案规定,无论任何人,当选总统不得超过两次。

——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方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与材料二中“法”的职能有什么区别?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罗马法”在近代世界“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有哪些?(8分)

(2)依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的观点? (3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为什么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4分)

(4)材料四指出,1951年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条修正案对总统任期作出了明确规定。导致美国制定这一宪法修正案的直接原因是什么?(3分)

 

(1)材料一: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2分)材料二:调节经济关系(商贸关系)。(2分) 原因:罗马法中有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等内容,法律程序严谨;罗马法中包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体系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等。(4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2)立法权应归人民;所立之法应维护众人权益;法律有至高无上的权威。(3分) (3)民族危机深重;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追求政治平等(追求君主立宪制),实行维新变法的诉求。(任答2点得4分) (4)直接原因:为防止类似延长总统任期等做法破坏或影响民主制度的实施与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关键信息“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法者,王之本也”、“ 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等,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考查古代中国法律,材料二考查古代罗马法律。不难直接判断出,二者“法”的不同职能,即,材料一:法律是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为君主专制服务,法治实质上是“人治”;材料二:法律是调节经济关系(商贸关系)的,规范了商品贸易的交换。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知道,古代罗马法之所以在近代世界能够“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主要居于以下原因:①古代罗马法中有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等内容,法律程序比较严谨;②罗马法中包含了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③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客观上需要法律体系来维护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④中世纪欧洲的黑暗统治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等。 (2)根据材料三关键信息“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 法者,天下之公器”等,本问考查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梁启超的法治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不难概括、归纳出材料三其法治主张,主要体现在:①立法权应归人民,而不是国君;②所立之法应维护众人权益,而不是一人(君主)的;③法律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必须以法律来规范社会,即“法治”,而不是“人治”等。 (3)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认识,梁启超“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的原因。①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而晚晴君主专制制度的日益腐朽;②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发展及壮大,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③“西学东渐”,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不断传入;④资产阶级整体上要求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民主政治的诉求等。 (4)根据题干要求及材料四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如下认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罗斯福连任四届总统(第四届未满期,罗斯福逝世),而在罗斯福任总统之前,宪法里并没有关于总统任期的相关限制。为防止罗斯福总统之后,类似延长总统任期等做法破坏或影响民主制度,从而在1951年美国制定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了总统任期。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法律·君主专制服务的工具;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律·罗马法及其世界影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梁启超的“法治”思想;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的完善·宪法修正案明确总统任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曾说,条约“总是制定者从外国立场出发强迫签订的,因此,极端重视的首先是要求外部(国)贸易的发展,而不是发挥(中国)内部的潜力”。

——据陈诗启《中国近代海关史》等

材料二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

——摘自《共产党宣言》

(1)简述唐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表现。(4 分)

(2)阅读材料一,结合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说明清政府是如何被迫满足外国贸易发展要求的。(6 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世界市场形成的有利条件。“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有哪些具体表现?(8分)

(4)简述“关贸总协定”产生的背景。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4 分)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某学者在评价某一艺术时说:“它也象印刷术一样通过一种技术方法来大量复制并传播人的思想产品。它对于人类文化所起影响之大并不亚于印刷术”。该艺术是(    )

A.电影艺术                     B.雕刻艺术

C.绘画艺术                     D.电视艺术

 

查看答案

《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种“新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是(    )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C.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

D.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查看答案

1931 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 年上升到50%左右;1932 年约有1 700 名美国工程师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大萧条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先决条件

B.苏联30 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于西方大国的支持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D.利用西方技术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查看答案

1921 年在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           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