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

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主要有两个:《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关键词是“不满”,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背景主要是土地兼并导致农民生活困苦,广大农民参加革命的初衷,也是最大愿望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因此A符合题意;产品上交国库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但是超越了农民小私有者的本性,违背了农民发财致富的愿望,排除B;《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没有涉及建立民主政治,排除C;《资政新篇》中提到兴办学校教育,与农民不满无关,排除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事件组合中,搭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天津条约》

C.开放广州——《马关条约》             D.割香港岛给英国——《北京条约》

 

查看答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美收中国入口之米税,每包二角二分,每年五十万包计,税银已百余万两;而美之麦粉入中国,竟不纳税。……丝绸(输美)美收百分之五十,美之绸布入中国仍纳百分之五,两相比较已少收十之九。”美国获得如此权益是通过

A.领事裁判权                   B.允许外国在华设厂

C.开放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

 

查看答案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查看答案

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部分内容:“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 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代表帝国……;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上述材料最能表明

A.德国本质上仍然是封建专制国家

B.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德意志确立

C.帝国宪法的立法依据是普鲁士宪法

D.帝国宪法巩固了德意志统一的成果

 

查看答案

史学家钱乘旦说:“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法国模式发生转折的主要原因是

A.共和派与君主派势均力敌                    B.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革命使经济发展缓慢                        D.英国“光荣革命”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