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战争比例变迁表 先秦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辽金 元明 清 北方...

中国古代战争比例变迁表

 

先秦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辽金

元明

北方

87%

76%

61%

68%

50%

29%

26%

南方

13%

24%

39%

32%

50%

71%

74%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根据表格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宋以后的战争呈现出南多北少的格局

B.从整体看来古代战争分布南北大体平衡

C.民族矛盾突出的时期战争明显变多  

D.战争爆发的频率与社会的发展状况呈正比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各时期的南方和北方发生战争的比例除宋辽金时期平衡外,其他时期明显不平衡,排除B;材料没有关于民族矛盾缓和与民族矛盾尖锐时期战争次数的比较数据,因此排除C;材料也没有关于社会的发展状况与战争爆发的频率之间的关系,排除D;根据材料中宋以后的元明清时期北方战争比例为29%——26%,南方为71%——74%,可知宋以后的战争呈现出南多北少的格局,A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体现了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由此可以看出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

路、府、州

府、直隶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州、县

A.中枢机构体系日趋严密        

B.中央集权的逐渐加强

C.地方自主性不断增强              

D.经济区域间联系加深

 

查看答案

《文献通考卷二十四·国用考二》说:“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不相知。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这说明宋代制度的弊端是

A.宰相专权            B.强干弱枝

C.地方困弱            D.过度分权

 

查看答案

“元代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

A.元代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便利

B.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

C.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作者对元代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

 

查看答案

有人曾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B.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C.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D.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查看答案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据材料可以推断出

A.周王赏赐诸侯土地和人民

B.分封制确保了周王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C.西周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D.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