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

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以下言论能够体现孙中山“一劳永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    )

A. “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

B. “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

C. “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D. “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这里的“社会革命”“一劳永逸之计”指的是民生主义,A项是节制资本,属于民生主义的范畴,故答案为A项;BC是民权主义,D项是民族主义,排除。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堪称“红色中华第一书”,初版的千余册立即销售一空,又应读者要求于同年9月重版。至1926年5月,此书已相继印行17版。这表明当时(      )

A.中国人由此开始接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

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为时代主题              D.中国知识界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

 

查看答案

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    )

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             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

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             D.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查看答案

在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被攻陷,广东籍的户部侍郎罗惇衍说:“人心愤夷已极,而地方官自夷人入城以来,每讳言夷务,甚至文移公牍,称夷务为洋务,又称为外国事件,不敢斥言夷字。”这说明(     )

A.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B.战争推动洋务思想发展

C.古代华夷观念彻底崩溃                D.清朝外交方针发生转变

 

查看答案

晚清时期,一些仁人志士在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同时,却又鼓吹“西学中源说”:如薛福成认为,“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所创,彼袭而精究之,分门别类,愈推愈广,所以蒸蒸日上,青出于蓝也”。就是作为西方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议院,也成了中国的发明,梁启超认为,“《洪范》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      )

A.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承             B.有助于推动当时向西方的学习

C.为学习西方找到了科学的依据             D.受国人盲目排外旧观念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是元赵孟頫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     )

满分5 manfen5.com

A.风俗画                   B.宫廷画

C.文人画                   D.山水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