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

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

A.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

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

C.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思想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关键信息“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可以看出董仲舒认为人性本善,由于“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上天就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王来维持这个社会,使他们成为善良的人。即君权神授,故B项正确;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故C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余姚六仓志·风俗》载:在过去浙江宁波慈溪一带,嫁妆中“必预备凶服”。所谓“凶服”,即办丧事穿的缭农麻裙,是女儿在将来公婆去世时要穿的丧服。而公婆对此“嫁妆”不仅不觉得晦气,还很高兴,觉得亲家想得周到,体贴女儿。材料所涉习俗反映了(     )

A.“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B.“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

C.“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

D.“惠帝四年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

 

查看答案

《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朱熹强调:“修齐治平”。其反映的共同主张是(    )

A.人本主义                B.经世致用

C.重道轻器                D.积极入世

 

查看答案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下列与此主张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查看答案

50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新华2014年3月24日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材料三    拿破仑是政治家、军事家、法学家。他强化中央集权,编纂《拿破仑法典》,创办法兰西银行。起初,推动革命深入,捍卫革命成果占主导;后来,日益与旧制度妥协,还建立帝制。对外战争既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打击欧洲旧制度,传播革命思想;又侵略扩张,图谋称霸。前期战争的主导方面是反干涉,此后却逆转了。

对拿破仑的评价,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主张:①杰出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又反作用于他所处的时代;②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③区分人生不同阶段,动态评价;④区分不同活动领域,全方位评价。

——据李元明《拿破仑评传》整理

(1)阅读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特别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背景,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9分)

(2)中法两国都是大国,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试选择中国人民熟悉的三位法国文学家,各列举一部作品,并写出其所属文学流派或评价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8分)

(3)中法历史上都涌现了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果请您评价拿破仑,您会更注重材料三中的哪种主张?请结合历史事实扼要展开。(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8分)

 

查看答案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至今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是商品经济及生产力的产物。下面三幅图反映了(      )

满分5 manfen5.com

A.股票是公有制的产物

B.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单一性

C.经济政策具有时代特色

D.建国后我国一贯实行股份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