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措施导致的后果。(2分)

材料二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5分)并分析其意义。(3分)

 

(1)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 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 (2)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1)根据材料一“ 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是“得赋敛”。可知,受封王侯的权利,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后果,就是导致中央权力过大,导致地方威胁中央。 (2)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依据材料找答案,答案就在材料中,本问较容易。根据“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可知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根据“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可知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根据“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可知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意义是王国与汉郡无异。即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王国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辛亥革命最主要的成果是

A. 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

B.使人民获得—些民主自由的权力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查看答案

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A.总统        B.议会         C.内阁         D.全体国民

 

查看答案

列强在中国获取特权的先后顺序是

①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

③北京设立使馆界,由各国派兵把守         

④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指

A. 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B.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A. 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             B. 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C.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D. 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