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一副“光盘”行动的宣传画,下列人物会对该画大力宣传的是 A.老子 B.墨子...

图是一副“光盘”行动的宣传画,下列人物会对该画大力宣传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老子         B.墨子          C.荀子          D.孔子

 

B 【解析】 试题分析:画中的“光盘”行动寓意为勤俭节约,结合所学知识战国时期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节用节葬,所以漫画体现了墨子的观点,所以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墨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得出—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制天命而用之”

 

查看答案

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

A.与时代同行                       B.有历史观引导

C.为现实服务                       D.充分掌握史实

 

查看答案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中国历史上,胡适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拥有三十二个博士头衔(经袁同礼考证,胡适共获得博士学位36个。)他兴趣广泛,著述丰富,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胡适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胡适深受赫胥黎与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毕生倡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言必有征”的治学方法。

胡适被认为是新红学的开山鼻祖。胡适研究《红楼梦》主要运用的是科学的考证方法。他指出《红楼梦》应当重视史料的收集整理,从作者、作者家世以及《红楼梦》的版本进行研究考证。胡适《红楼梦》研究的成果十分丰富。比如《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祖父曹寅的情况,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时间大概在乾隆初年到乾隆十三年。

胡适的成果极大地超越了以王雪香、张新之和姚燮为代表的题咏、评点派红学,也超越了以王梦阮、沈瓶庵、蔡元培等为代表的索隐派红学,将红学研究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真正地将其纳入到了科学研究的范畴。

(1)根据材料,指出胡适的思想主张、学术方法和历史地位。(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介《红楼梦》这部小说,并简述胡适“红学”研究的独到之处。(8分)

 

查看答案

(18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孕育出一个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学派。 “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是其中一个代表人物不朽的名言。

材料二   图: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四   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一)立法权力;(二)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三)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

──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人文精神起源于古代希腊有何历史背景?(3分)

(2)材料二、三、四,各自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它们是怎样一步步推动着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的?(12分)

(3)指出材料四中的思想家提出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具体构想在实践中首先得到运用的史实。(3分)

 

查看答案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成人矣。”

——《论语·里仁》

材料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不仅充分论证了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状况,而且也清醒地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复杂的义利矛盾,提出了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统筹兼顾”的原则。

——《论毛泽东、邓小平的义利观》

材料三:“将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的需要……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而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绝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

——1980年8月,邓小平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关于义利的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比较毛泽东与邓小平在义利方面的相同思想。邓小平关于义利思想有哪些新发展?(6分)

(3)根据以上材料,简要评价三位人物思想的积极影响。(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