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下...

(18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孕育出一个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学派。 “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是其中一个代表人物不朽的名言。

材料二   图: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四   每一个国家有三种权力:(一)立法权力;(二)有关国际法事项的行政权力;(三)有关民政法规事项的行政权力。

──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人文精神起源于古代希腊有何历史背景?(3分)

(2)材料二、三、四,各自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它们是怎样一步步推动着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的?(12分)

(3)指出材料四中的思想家提出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具体构想在实践中首先得到运用的史实。(3分)

 

(1)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确立发展;工商业经济比较发达;思想活跃。(3分) (2)材料二是文艺复兴运动,高举人文主义旗帜,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材料三是宗教改革,否定教皇的权威,传播发展了人文主义;材料四是启蒙运动,提倡理性主义,促进了人的进一步解放。(12分) (3)美国1787年宪法建立的美国联邦政府(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首先明白答背景类问题一般就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下手考虑。本题也不例外。根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可知政治背景为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确立发展;根据“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可知经济和思想背景为工商业经济比较发达;思想活跃。 (2) 材料二中1506年在罗马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意大利杰出的伟大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为此赞叹说“真是不可思议”,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主要就是推崇人和人性,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三是选自《九十五条论纲》,反映的是宗教改革,否定教皇的权威,人人可以和上帝直接对话;四选自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反映的是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促进了人的进一步解放。 (3) 材料四孟德斯鸠三权分立,首先在美国得到运用,美国1787年出台宪法,然后根据宪法建立了美国联邦政府,司法权、行政权和立法权的相对独立。在美国,行政权指政府,立法权指国会的上下议院制度,司法权指法院。三权分立很好的实行了“宪政”的主旨思想。实行了以宪法治国的目的,也是法治国家的根本面貌。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成人矣。”

——《论语·里仁》

材料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不仅充分论证了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状况,而且也清醒地看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复杂的义利矛盾,提出了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统筹兼顾”的原则。

——《论毛泽东、邓小平的义利观》

材料三:“将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的需要……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而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绝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

——1980年8月,邓小平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关于义利的观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比较毛泽东与邓小平在义利方面的相同思想。邓小平关于义利思想有哪些新发展?(6分)

(3)根据以上材料,简要评价三位人物思想的积极影响。(6分)

 

查看答案

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来说,是疾风暴雨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时代。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一些思想家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对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与危机感到失望与不满。由此文学领域兴起的流派有

①浪漫主义     ②现代主义     ③印象主义     ④批判现实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约翰·加尔文又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即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类不能改变上帝的决定,甚至不可能知道上帝的选择,只能通过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去证明上帝的决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否定了《圣经》的绝对权威

B.后者不利于人文主义的发展

C.二者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信仰要求

D.二者都破除了教权与世俗权力的束缚

 

查看答案

《美国宪政历程》指出:“美国法制的中心内容是政府是自由的、是具有道德的人们自愿同意的人为产物,不存在天然的政治权威。”这一思想源于

A. 西塞罗的自然法精神                   B. 伏尔泰的天赋人权 

C.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D.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查看答案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两者的共同点是

A. 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B.都主张天赋人权,人人平等

C.都描绘了资产阶级的国家蓝图               D.都以“理性”为指导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