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阳明的弟子董梦石出游回来说:“见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说:“此亦常事耳,何足为...

王阳明的弟子董梦石出游回来说:“见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说:“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下列能够体现王阳明这一思想的是

A.“格物致知”                      B.“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

C.“人人同具良知”                  D.“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材料信息解读能力。根据所学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的主张,所以C正确;A是朱熹的;BD是李贽的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高贵产品。”他评价的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C.李贽的《焚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查看答案

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西汉初年初露端倪彼此有影响          B.推动了宋代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内容          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

 

查看答案

《旧唐书·薛登传》载:“开皇中,李谔论之于文帝曰:‘魏之三祖,更好文词,忽人君之大道,好雕虫小艺。……代俗以此相高,朝廷以兹擢士。故文笔日烦,其政日乱。’帝纳李谔之策。”材料表明隋初实行科举制的直接目的是

A.打击豪强势力以促进统一            B.防止重臣专权以巩固皇权

C.改变文风以选拔实用人才            D.弘扬儒家思想以笼络士心

 

查看答案

忠肝义胆是中国人对一个人行为忠心耿耿、仗义行事的评价。关于忠义的集中描写无过于《三国演义》,其中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忠义英雄,其忠义思想的来源应该包括

①孔子的“仁”“礼”主张            ②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③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思想           ④明清之际的反传统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公元 65 年)冬十月,日有食之。……于是在位者皆上封事,直言得失。帝览章,深自引咎,乃以所上颁示百官,诏曰:群僚所言,皆朕之过……永览前戒,悚然兢惧。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汉朝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B.汉朝统治者所尊崇的儒术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

C.汉朝统治者认为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D.汉朝统治者认为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