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

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月10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首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没有关于革命过程中反对民族压迫的口号和措施,排除A项;谣言仅限于武昌城,谈不上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推动历史发展的是革命而不实谣言,排除C项;材料中汉族士兵听信谣言,害怕自己会在清政府的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说明士兵的反叛是因听信谣言,害怕清政府的清洗而革命,表明武昌起义的爆发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过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B.主要由民族矛盾引起

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查看答案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洪秀全写了一份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翻译官很艰难地把它译成英文,额尔金看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品,这份御诏充满着像“西洋番弟把心开,替天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报爷生养战胜回”这样的词句。这反映了当时

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列强支持太平天国

C.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D.强国御侮成为思潮

 

查看答案

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查看答案

根据下图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

满分5 manfen5.com

①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②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上

③共和制派力量占明显优势

④从过程看,反映出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某历史学家在尼克松当政期间(1968~1974年)写了一本书,叫《帝王总统》,声称美国的总统已经从“宪政总统”变成了“帝王总统”。从该历史学家的视角看,美国总统的这一转变反映出

A.美国政体趋于完善        B.总统行政权的扩大

C.西方民主的局限性        D.美国民主的独特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