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人们经常用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来论证本国的国际地位及发展方...

人们经常用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来论证本国的国际地位及发展方向。但也有人以1840年中国的GDP是世界的33%,但之后就逐步沦为半殖民地;而1949年中国的GDP虽是世界的6%,却赢得了真正的独立并逐步走向大国这些史实来反对GDP决定论。据此,下列该现象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决定GDP变化的经济性质才是真正决定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B.GDP的确能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可以证实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C.GDP的国际地位变化趋势经常与该国国际地位变化趋势成反方向

D.GDP只能反映当时经济状况,故不能反映国家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题干的核心观点是:经济发展的GDP指标对中国的发展方向不具备决定性的作用。而BC两项表述明显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表述是对题干材料的误读和曲解,表述具有片面性,排除D。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新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查看答案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说明当时(   

A.传统经济体制有所改变                    B.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查看答案

1961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各城镇精简职工队伍,到年底,职工减少了872万,城镇人口减少1000万人左右。1962年~1963年又减少职工1000多万人,减少城镇人口1600万人左右。这主要是为了(   

A.缓解粮食供应紧张状况                    B.疏散人口准备战争

C.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                      D.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查看答案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A.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

 

查看答案

阅读1934年长江流域四大航运公司轮船吨位数(百分比)对比示意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   

满分5 manfen5.com

A.外国控制并垄断中国的内外贸易           B.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

C.洋务企业在列强排挤竞争中求生           D.外国资本扩张制约中国社会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