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朝由军机处直接寄发的有关机密要务的皇帝谕旨称为“廷寄”。下图是我国辽宁地区发现...

清朝由军机处直接寄发的有关机密要务的皇帝谕旨称为“廷寄”。图是我国辽宁地区发现的国内惟一完整廷寄,对此正确的说法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这张廷寄出现于康熙年间

B.廷寄的内容是由军机处决策的

C.廷寄的出现是专制皇权加强的表现

D.为了保密廷寄只能用满文书写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军机处。依据所学,清雍正帝的时候,为加强君主专制统治,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材料中的“廷寄”制度就是专制统治加强的表现之一。分析选项,A、B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D项错误,由图片可知本张廷寄是用汉字书写的。所以应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军机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主要是在批评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查看答案

2014131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查看答案

下图是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下列对这幅图的历史内涵的推测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应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图中成王厉行分封制,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了严格履行

D.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维护政治联系的主要纽带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太史公曰: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痊,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

——《史记·蒙恬列传》

材料二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

——《清圣祖实录》

材料三  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之治水等。由今观之,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汉时代矣。……而当时之筑长城者,只为保其一姓之私、子孙帝皇万世之业耳,而未尝知其收效之广且远也。

——孙中山《建国方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司马迁和康熙帝批评秦始皇修筑长城所持的共同理由及其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熙帝是如何处理与蒙古族关系、解决北方边疆问题的?(4分)

(2)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对秦始皇的评价,并结合时代背景回答其目的。(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认识历史评价需要注意哪些因素?(2分)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对于戊戌变法的最终失败,学界乃至变法者本身都有深刻的思考。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苟徘徊迟疑,苟且度日,因循守旧,坐失事机,则诸夷环伺,间不容发,迟之期月,事变必来。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臣闻方今大地守旧之国,未有不分割危亡者也。……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新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二  夫皇上既知法之当变矣,既以康有为之言为然矣,而为能断然行之。必有藉于群众之议者何也,盖知西后之相忌,故欲藉众议以行之,明此事非出于皇上及康有为之私见也。而诸臣之敢屡次抗拂上意者,亦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

──梁启超《变法通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的变法心态,这对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展有哪些影响。(5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分析这段材料是否挖掘到了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