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列宁提出“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要迫使资产阶级的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

列宁提出“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要迫使资产阶级的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据此可知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①实行固定粮食税             ②解除部分企业的国有化

③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   ④允许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A.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从题干的表述来看,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规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并且允许外资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这使小农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故应选C.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斯大林执政后提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如果我们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将会失败。”建立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开始(  )

A.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C.给国营企业一定的自主权           D.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查看答案

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生重大变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计划经济的实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上升    D.知识经济兴起

 

查看答案

经济学家丹尼尔•R•福斯菲尔德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运营,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由此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思想是

A.国家保护私营企业与个人合理利润     B.国家调控取代自由企业制度

C.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促进社会经济       D.建设福利国家稳定社会秩序

 

查看答案

1943年,伦敦《泰晤士报》发表社论:“失业,仅次于战争,是我们这一代蔓延最广、噬蚀最深、最乘人不防而入的恶疾。下列各项中,与上述观点相符的是

A.两极格局冷战对峙                   B.1929年经济危机

C.苏联农业集体化                     D.第二次世界大战

 

查看答案

1867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

C. 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

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