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分)专制与民主是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分)专制与民主是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速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用泰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2分)。分析说明西周、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4分)。

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政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材料三: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的手续,又是非常不合理。他的最高命令称上谕,上谕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明发上谕都是比较不关紧要的事,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不按上述程序,而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遗……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明清两朝在发布政令方面的异同(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政治发展的趋势(1分)。

材料四: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度,从梭伦改革开始,到克里斯提尼改革时确立,到伯里克利时期达到巅峰,最后因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征服而结束。古希腊民主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牲;但是它却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开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的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

——任建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民主的“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4分)。中国和希腊古代政治制度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1)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1分)。秦朝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分)。 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4分)。 (2)相同点:皇帝决定政令的内容(1分)。不同点:明朝政令是公开发布;清朝的重要政令是秘密发布(2分)。趋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1分)。 (3)局限:就范围而言,仅为“公民”的民主,广大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就性质而言,是原始的直接民主;就形式而言,是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民主形式,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4分)。 原因:经济基础不同:中国是小农经济占主导,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去凝聚。而希腊以商品贸易为主,需要一个自由平等的制度去维护。(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可知西周的政治制度一是按血缘关系形成政治结构,二是地方分权,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结合所学可知为宗法制和分封制。“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可知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者的差别可从地方与中央的关系、管理的任免等角度分析: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2)根据“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皇帝军机处”及其跪受笔录的特点可以得出相同点是:都是由皇帝决定政令的内容。“明发上谕都是比较不关紧要的事,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说明明朝发布上谕是公开的,而清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旁人谁也不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可以说是清朝的重要政令是秘密发布。根据所学可知军机处的设立和材料中皇帝发布政令的秘密性可以得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3)根据所学可知雅典民主制度有其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雅典民主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就范围而言,仅为“公民”的民主,广大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就性质而言,是原始的直接民主,只能适用于古代小国寡民的城邦;就形式而言,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民主形式,不同政治素养的人参政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关于中国和希腊古代政治制度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可以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进行分析:中国是小农经济占主导,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去凝聚。而希腊以商品贸易为主,需要一个自由平等的制度去维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宗法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内阁、军机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民主政治发生的社会环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腹里乃中书省的直辖区,地近京畿,位置重要。为了打破太行山之险,让腹里地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合并山东、山西,河北、蒙古等地。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她。

——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二  各地财赋集中于行省,行省把大部分财赋解运京师上供朝廷,少部分则与各省留用,其中中

央与地方财赋分割比例为7:3……在行政的另一方面——命官权和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可以说元代是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常,从七品至九品的地方官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二品以上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在军事方面,行省是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但调动行省所属军队的批准权,集中于皇帝一人,行省只能遵照朝廷的号令行事。

—一赵军英《论元代行省制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三   就中国的历史环境具体条件而言,中央集权比地方分权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明显多一些。……但极端的中央集权很大程度上又是以中央对地方政府“无所分画”和“无所寄任”为基础,是与皇帝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历史产物,主要是为家天下的王朝大一统服务的。

一一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行省制在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查看答案

17世纪前,欧洲主流观念极力在中国与欧洲间寻找相似性;18世纪时开始建立起“中国是欧洲的对立面”的认识,这个观念一直统率着欧洲人的中国观;一战后,有个别学者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提出“东方文明对于建设一个共同的世界文明的必要性甚至是主导性”的观点。由此可见

A.中西文明在碰接中逐渐融合

B.欧洲始终非常敬仰中华文明

C.欧洲对华认知停留在启蒙时期

D.欧洲对华评价取决于其现实需求

 

查看答案

《南京条约》第五条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 

A.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B.事实上宣告了闭关政策的破产 

C.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海关

D.有利于广州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查看答案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