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两国就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

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两国就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它作为中印关系原则被写进双方签署的协定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A.中印度两国由此结成同盟关系     B.中国外交政策实现了明显转变 

C.“一边倒”战略的重大胜利        D.大力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 【解析】 试题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是结盟的关系,排除A。“一边倒”是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方,印度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变。因此选择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9年1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一封电报中邀请宋庆龄北上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下列对“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C.“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时讨论了国名、国旗、国徽等问题 

D.“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查看答案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保障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查看答案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查看答案

1930年6月,中共党内有人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一文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 

A.中共尚未找到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B.他基本认清了中国的国情 

C.他看到到工农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国民党曾经发表宣言指出:“目前中国之唯一需要在建设统一政府。统一政府成立,则外足以抵抗帝国主义之恫吓压迫,内足以断绝军阀之祸国殃民”,该宣言发表的历史阶段应该是 

A.中华民国建立之初                 B.国民大革命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抗日战争胜利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