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中...

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

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

筒车、曲辕犁

 

宋元

踏犁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桑辑要》

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

《农政全书》

 

 

 

 

 

 

 

 

 

 

 

 

 

 

 

 

 

材料二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材料三 中国掌握了某些基本的生活艺术时,西方仍然对此浑然不知。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打破这种平衡的是大工业的兴起……

——H. R.托尼《中国的土地和劳工》

(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8分)

(3)材料三中“经济体制”指什么?(2分)“大工业”“打破这种平衡”给中国社会政治带来了哪些影响?(2分)

 

(1)表现: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4分)原因:人多地少;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4分) (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的脆弱性。(8分) (3)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2分)影响: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打断,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表现:由材料一中的表格内容可以概括出来,根据“铁农具”、“耧车”、“翻车”、“筒车、曲辕犁”、“踏犁”等信息可以概括出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根据“牛耕”、“选种、育秧”等信息可以概括出改进耕作技术;根据“都江堰、郑国渠”可以归纳出兴修农田水利;根据“测知二十四节气”、“《十二气历》”等信息可以归纳出重视农时;根据“《齐民要术》”、“《农桑辑要》”、“《农政全书》”等信息可以归纳出总结推广农业经验。原因: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精耕细作的原因可以从土地数量多少、古代农业经营形式以及古代的经济政策角度去思考得出结论即可。 (2)这一题需要结合所给的材料二寻找有效信息回答,由“教用犁耕”可以推知是铁犁牛耕;由“芍陂”、“修起芜废”可以推知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由“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等可以推知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及受制于自然环境的脆弱性。 (3)根据材料三中的“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可知其中的“经济体制”是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影响:由材料可以看出“大工业”“打破这种平衡”是指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打断,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古代农业发展的表现及其基本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时期引起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产量

1870年

80万吨

1900年

约2 000万吨

A内燃机的发明使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万能蒸汽机”的推广 D.航天工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19世纪最后30年里,股份公司得到广泛发展,这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  )

A.垄断资产阶级榨取超额利润的要求    B.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

C.帝国主义进行扩张的要求            D.后起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

 

查看答案

在16世纪20年代,英国只有约1/4的人口依靠工资生活,到1688年上升到1/3,而到1851年则到达4/5。下列对此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

A.工资劳动者数量变化反映了工厂日益普及   

B.劳资对立的趋势贯穿了工业革命的全过程

C.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减弱   

D.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变化

 

查看答案

美国纽约是世界著名城市,在历史上其名称几经变化:1626年之后叫“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1674年之后叫纽约市(City of New York)。这样变化是因为(  )

A.“无敌舰队”的覆灭     B.《航海条例》引发战争的结果

C.英法七年战争结束      D.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查看答案

17世纪(严格地说是1580~1670年间)被称为荷兰的“黄金时代”,其间荷兰经济取得了“在后人看来也可能是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成为“第一个现代经济体”。其主要原因是(  )

A.在新航路开辟后成为世界商贸中心       B.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

C.颁布《航海条例》掌握了海上优势       D.凭借发达的贸易金融和造船业称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