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分)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

(18分)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满分5 manfen5.com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年9月17日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节选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重要演讲

(1)据材料一简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结合史实说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这一“海路”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对外政策。(8分)

(2)指出材料二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6分)

(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4分)

 

(1)海上丝绸之路:古代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的海上贸易网络、是中国与东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和平往来的通道。(2分,只答贸易网络、文化交流通道而没有区位概念的给1分) 主要原因: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繁荣。(4分,回答“造船技术的提升、指南针的应用,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政府重视对外贸易”酌情给分,总分不得超过4分) 对外政策:对外开放,平等贸易。(2分) (2)做法:海外扩张、武力征服、抢占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分)评价:在殖民扩张过程中,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获得巨大的利益,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和灾难。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4分) (3)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全球政治、贸易格局不断变化形势下,中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其核心价值是通道价值和战略安全。(4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来归纳即可,抓住“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等信息可得出古代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的海上贸易网络、是中国与东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和平往来的通道。第二小问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抓住唐宋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特征来分析,可归纳出经济重心的南移,农耕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繁荣,以及政府对外贸的重视。第三小问抓住材料一中“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的信息,可知这反映了对外开放,平等贸易的对外政策。 (2)第一小问做法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来归纳即可,从“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可得出海外扩张、武力征服、抢占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第二小问评价可联系课本知识,从殖民扩张对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殖民地的影响来分析;对欧洲殖民者的影响从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来展开,对亚非拉的影响注意辩证分析,一方面带来了灾难和痛苦,另一方面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3)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可从其背景、实质的角度来分析;背景方面可从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的特点来分析,实质方面可联系材料一中“海上丝绸之路”的含义,可得出它是连接世界的贸易之路;还可联系材料二中与过去欧洲殖民主义的做法相比较来分析其核心价值。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欧洲的殖民扩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796年9月华盛顿发表了著名的《告别演说》,其中说到:“(我们)通过了一部胜过从前的政府宪法,以期密切联合,更有效地管理大家的共同事务。这个政府,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不曾受人影响,不曾受人威胁,是经过全盘研究和缜密考虑而建立的,它的原则和它的权力的分配,是完全自由的,它把安全和力量结合起来,而其本身则包含着修正其自身的规定。……我们政府体制的基础,乃是人民有权制定和变更他们政府的宪法。可是宪法在经全民采取明确和正式的行动加以修改以前,任何人对之都负有神圣的义务。人民有建立政府的权力与权利,这一观念乃是以每人有责任服从所建立的政府为前提的……”

材料二  乾隆是清军入关后清王朝的第四代皇帝,其父雍正登基后将其立为皇太子,1735年,雍正驾崩,乾隆继承皇位。1795年(乾隆六十年)85岁的乾隆将帝位禅让给太子嘉庆,并以太上皇的身份训位,1799年驾崩。乾隆曾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1)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的美国和中国分别实行怎样的政治体制,并指出两国政治体制有哪些不同点。(10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国政治体制不同的原因。指出对各自国家发展的影响。(12分)

 

查看答案

“1870年以后的三十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据此,下面关于这一时期“国际分工”表现的表述最贴切的是

A.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工

B.世界工业生产结构布局的分工

C.工业化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

D.资本、技术在世界范围的扩张

 

查看答案

下图是漫画《被垄断组织操控的美国参议院》,其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美国国家权力实行分权与制衡原则

B.垄断组织为追逐高额利润干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

C.垄断组织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需要

D.垄断组织的形成提高了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水平

 

查看答案

1879年10月21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纽约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因为人们预感到,煤气灯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电灯的时代来临了。”这则史料说明了

A.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电器的发明和应用

B.煤气行业开始为新兴电力工业所淘汰

C.证券交易所操纵着美国的经济运行

D.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

 

查看答案

“马克思说:(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高中历史必修一)”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之所以具有这样复杂的特点,其原因有

①普鲁士王国通过战争武力统一德国 

②德国资产阶级在统一进程中没有发挥作用 

③普鲁士专制传统的影响 

④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