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君主专制缘于秦朝的“大一统”,A的表述不合史实;祖先崇拜早在原始社会即已产生,早于秦始皇确立的皇权至上的原则,C不合史实;宗法制度衰落于春秋时期,早于题目中的“秦汉以后”,排除D;由题目中的信息“皇帝……祭天……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祭拜……祖先”反映了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载:公元前546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的决议;此后,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这段记载反映出   )

A.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B.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

C.大小诸侯与周王室的宗法关系不同       D.当时分封制度受到较大破坏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各个地方,人们现在正在新的恐惧的阴影下生活。因为可怕的、全球性的核浩劫的种种后果现在更加显而易见。……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动荡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伦理,一种得以生存的伦理。

——阿德莱·斯蒂文森(1961年5月)

材料二 1961年初,“东方号”飞船的总设计师曾经向科罗廖夫指出,运载火箭和宇宙飞船的安全指数目前只能达到50%,但科罗廖夫还是决定铤而走险:必须领先美国人数周,进行第七次“东方号”载人飞船发射。……据专家估算,苏联把国民经济的一半到三分之二投入国防科研生产,苏联发展国防高新技术……是搞“象牙塔”,用国民经济填“无底洞”。

——摘编自《文汇报》

(1)材料一中“新的恐惧的阴影”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的“动荡”有哪些具体变现?(6分)

(2)请对材料二中的现象进行评价。(9分)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教育改革出现两类公立堂,一日“皇堂”,二日“西堂”。“皇堂”保证满清皇室的皇子们在未谙人事时就在教育上获得最严格的训练,他们每天凌晨起床,由宫内惟一的太师授课。第一堂课是中国文,当这些皇室生走进教室时,老师要从他的椅子上起身,接受生们的“大请”,他也回敬一个礼并坐下。中国文课要上两个小时,然后是用满族的通古斯语和蒙古语作文。教师的级别比太师低一些,称“师傅”,他须在门口恭迎生,并要先鞠躬,然后才开始上课,接下来的课程是在“谙达”(满语,教习皇于皇孙弓马、国语的人)辅导下进行马、步、箭等竞技运动。击剑、摔跤,年轻王子们一整天都用来进行脑力与体力的训练,他们睡得比较旱。每天饮食也是定时定量,决不允许赌博。

“西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资助的,除教授有关“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外,专门修习其他诸如数或自然之类西方课程,“中”教授中国历史和孔圣人及其他先贤们的著作,“西”则用英文、法文或日文教习,此类教师虽非国子监毕业,但大都有出国研习经历,他们普遍受到当地满清高官的尊敬和另眼相待。“西堂”的生们每月还能从政府那儿领到一笔小小的生活补贴,大约为一元或一无五。另外,他们在堂还有一间免费的住处。

——摘编自香港记者自由通讯汇编《帝国的回忆》

(1)根据材料,比较清朝“皇堂”与“西堂”的办学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知识,简析清朝“西堂”出现的背景。(6分)

 

查看答案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进见中国乾隆皇帝,以下是当时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单:礼单一(英国):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透镜、气压计等,工业设备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和织布机,军事装备有步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礼单二(中国):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材料整理

请回答:

比较礼单一、二,提取两项关于18世纪末中、英社会文明进程的信息,并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1)材料一中孔子向往的理想社会有哪些基本内容(6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8分)

材料二  J.里夫金在《欧洲梦》一书中认为:“美国梦”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最先进的物质进步和最丰富尤其是最平等的成功机会。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也就是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欧洲梦”则不然,它强调生活质量、可持续性、安定与和谐。它所看重的并非是个人的物质积累,而是自我修养;并非是聚敛物质财富,而是精神的提升;并非是拓宽疆土,而是拓宽人类的同情。

——北京大学乐黛云《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

(2)指出材料二中“美国梦”与“欧洲梦”共同的思想根源并比较“美国梦”与“欧洲梦”的不同。(8分)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产生不同“梦想”的共同因素。(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