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分)明清时期,运河沿岸成为当时重要的经济、文化区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20分)明清时期,运河沿岸成为当时重要的经济、文化区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朱德润在《飞洪桥诗》中描述了运河两岸的景象:“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毡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明清时期北上的漕船为运河两岸带来了大量原料,丰富的原料促成了加工业的繁荣。烧造业、酿造业、皮革加工业、丝织业等也在发达的市场网络中兴盛发展,并随着运河地位的下降而趋于萧条。

(1)据材料一,概括该时期运河两岸经济发展的状况。(8分)

材料二 运河的贯通,使沿岸的城镇形成了一道新兴的文化带。明清两代山东出了10名状元,其中有6名出自该文化带。运河沿岸的济宁,作为中国传统儒学的根据地,明以前民间信仰较为单一和正统。晚明以后,金龙四大王素拜、天妃信仰、关帝崇拜等开始传开。同时,运河的贯通也使人们逐渐由“尚俭索朴”、“循规蹈矩”向“靡然向奢”、“违礼越制”转变。

——《明清山东运河区城社会变迁》

(2)据材料二,运河的开通对当地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材料三 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世情小说”《金瓶梅》,描写了北宋运河沿岸的市井风情:潘金莲下棋赢了五钱银子,用三钱买酒、两钱买了一个猪头、四只蹄子……吴月娘出了三钱银子请大家吃螃蟹……卖炊饼的武大,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二层房屋居住……

(3)有学者依据上述材料,认为北宋时期白银已经广泛流通。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他的观点。你认为应该如何利用文学作品研究历史?(6分)

 

(1)漕运畅通;手工业部门众多;商业繁荣;受运河兴衰影响大。(4分) (2)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民间信仰多元化;改变了社会习俗和生活观念。(6分) (3)评价:观点不正确。(1分)明中叶以后,白银才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1分) 认为: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要注意作者所处的历史时代;文学作品有虚构成分,作为史料使用要慎重。(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运河两岸经济发展状况的掌握。回答时要注意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如材料“……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毡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烧造业、酿造业、皮革加工业、丝织业等也在发达的市场网络中兴盛发展,并随着运河地位的下降而趋于萧条。”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状况。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河开通影响的认识与掌握。结合材料归纳总结,如材料“运河的贯通,使沿岸的城镇形成了一道新兴的文化带。……晚明以后,金龙四大王素拜、天妃信仰、关帝崇拜等开始传开。同时,运河的贯通也使人们逐渐由‘尚俭索朴’、‘循规蹈矩’向‘靡然向奢’、‘违礼越制’转变。”揭示了在文化、信仰、风俗方面的变化。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与理解。联系所学可知,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是在明朝中期以后,故所谓“北宋时期白银已经广泛流通”的观点是错误的。历史研究要靠历史遗迹、遗物、历史专著等文献,文学作品属于艺术,可信度不高,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依据,只可作为旁证应用而已。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宪法来源于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文明中自然法的观念,……思想源泉无疑是英国思想家洛克的政治理论,他借用自然法的观念提出了天赋人权和有限政府的理论。……是在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虽然美国宪法产生于独立战争胜利之后,但早期的欧洲大陆启蒙思想和英国普通法的传统却都对他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引自曹华.胡风云《浅说1787年美国宪法的诞生》

材料二  在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曾经大张旗鼓地介绍和宣传美国的民主理念和民主精神。《新华日报》这方面的文章很多。每年的7月4日美国的国庆日和每逢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的诞生日,《新华日报》都要发表文章纪念。 1944年7月4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美国国庆日——自由民主的伟大斗争节日》。指出:“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它的同伴,孙中山的事业已经有了它的继承者,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的势力。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乃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过了的工作……”1945年4月13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纪念杰斐逊先生》,指出: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和倡导的《权利法案》,早已“成为整个民主世界的基本观念了。

(1)据材料一,归纳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中接受了哪些重要思想和理念?(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创新的民主制度是怎样突破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的?(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如何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2分)有人说,“1911年在中国建立的美国共和政体仿制品缺乏有效实施的社会基础”。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简要说明理由。(2分)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大张旗鼓地介绍和宣传美国的民主理念和民主精神的原因。(4分)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并“不是抽象地复制美国民主模式”,而是建立其“特殊的民主”。建立 “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通过哪些具体内容来体现的?“不是抽象地复制美国民主模式”说明了什么?(5分)

 

查看答案

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这一趋势反映当代国际关系的本质是

A.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

B.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化

C.世界各国综合国力趋向平衡

D.世界经济多极化全球化趋势

 

查看答案

由中央影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查看答案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的力量”应该包括

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机器工厂的出现   海外市场的扩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