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2年6月《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认为“无产阶级未获得政权以前,依中...

1922年6月《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认为“无产阶级未获得政权以前,依中国政治经济的现状,依历史进化的过程,无产阶级在目前最切要的工作,还应该联络民主派共同对封建式的军阀革命”。基于这一主张,中国共产党

A.领导五四运动           B.开展工人运动

C.推动国民革命             D.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1922”“目前最切要的工作,是联络民主派共同对封建军阀革命”,说明当时中共主张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结合所学可知推动了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在1919年,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开展工人运动,故B项错误;材料同样无法说明主张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初,北京刚刚引进自来水与电力照明的时候,社会上流行着一些传言:“北京新的供水系统是外国人布下的圈套,供应的水是腐败的;电力是外国人的鬼魂,西方人的阴谋。”一些电力事故则被当作这一诡计和幽灵的最好注解而被大肆宣扬。这一现象深刻反映了

A.百姓排斥先进工业文明              B.中外民族矛盾尖锐对立 

C.传统生活观念的顽固性              D.开明与守旧的思想并存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D.“天下为公”

 

查看答案

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有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上述评论反映出

A.女性获得解放,实现男女平等

B.民族工业发展,雇佣关系出现

C.近代工业兴起,冲击传统观念

D.报刊业随着近代工业兴起而发展

 

查看答案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藩篱

C.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D.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查看答案

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