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

(12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陈静之乡”的冲突……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

­­----贝文·亚历山大(美)《朝鲜:我们的第一次失败》

材料二  赤色中国并非寻求主宰世界的那个强大国家……这个策略(将战事从朝鲜扩大到包括中国本土)会让我们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敌人进行错误的战争。

——布莱德雷1951年5月15日在美国参议院军事外交关系委员会作证的声明

(1)根据材料一,“历史上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是指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布莱德雷的主张,并简述其理由。(6分)

 

(1)因素:两大阵营的对峙;朝鲜半岛成为美苏对峙的前沿;朝鲜战争的爆发。(6分) (2)主张:不想与中国开战。(2分)理由:中国对美国争霸世界构不成威胁。(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历史上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的含义依据材料一来分析即可,从“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的信息,联系所学可概括出两大阵营的对峙;朝鲜半岛成为美苏对峙的前沿;朝鲜战争的爆发。 (2)第一小问主张依据材料二来概括即可,从“会让我们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敌人进行错误的战争”可以看出布莱德雷不想与中国开展的想法;第二小问理由从材料二中“赤色中国并非寻求主宰世界的那个强大国家”的信息来分析,可得出中国对美国争霸世界构不成威胁。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朝鲜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第三条,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第七条,人民有信教之自由……

材料二  《中华民国约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第三条,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第四条,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第七条,人民于法律范围内,有信教之自由……

材料三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人民自由权有以下规定: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第八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人民自由权的规定方面有什么变化?这反映了什么实质性问题?(4分)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在人民自由权方面有哪些进步?从近代以来中国法制的发展历程中你获得了哪些认识?(8分)

 

查看答案

(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严禁在承包土地上盖房、葬坟、起土。社员承包的土地,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让,不准荒废,否则,集体有权收回;社员无力经营或转营他业时应退还集体。

—1981年底《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材料二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服务,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据材料一、二,比较前后两种土地政策的异同。(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土地流转政策的作用。(4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  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

   国家

            代表性展品

  美国

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

  中国

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器等

2 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

国家

代表性展品

中国

载人航天技术,助残机器人,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

美国

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

比较表1、表2,提取有关中美科技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24分)实行民主政治是传统中国向现代转型的必然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维基百科》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十三条  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据材料一,指出“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在隋唐政治制度方面各有什么表现?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特点。(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世界政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分别有哪些方面?(4分)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所著《新全球史》中文版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19世纪下半叶,受进化论和科学分类学的影响,西方史学家倾向于把世界各民族分为不同类型,并孤立考察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不同名目的‘文明史’在世界史著作中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以后,随着相对论的传播,西方史学家的注意力向不同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转移,体现‘全球互动’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对材料解读表述最准确的是

A.西方近代史学发展与科学方法论的发展密切相关

B.西方近代的史学发展由片面不完善走上全面完善

C.在相对论基础上产生的全球史观比原先文明史观科学

D.全球史观应该成为当今研究世界历史的唯一科学方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