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3年6月,美国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限制生产规模,规定了工人的工作时数...

1933年6月,美国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限制生产规模,规定了工人的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标准等等,政府对接受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徽章,以资鼓励。一时间,“做守法公民,为国效力,只到有蓝鹰标志的地方购物”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政府全力打造名牌企业从而渡过危机    B.国家干预经济调节供需矛盾

C.罗斯福总统关注民生倡导消费          D.充分说明凯恩斯主义理论指导的有效性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政府对接受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徽章”可知,这说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所以答案选B。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第一批招募了25万人,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1500个营地劳动,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史学家这样评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   )

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  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C.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D.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

 

查看答案

1943年6月7日《申报》刊登的《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一文中称:“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土■(注:原文无法辨识)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比生,为战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因此上述两种条件的配合,乃是其绝对的必要性。”文章宣传了当时汪精卫政权推行的经济统制政策,这种政策(  )

A.利于日本掠夺中国战略资源         B.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C.有利于市场繁荣年和民生改善       D.限制利润符合节制资本思想

 

查看答案

前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指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国家无偿向农民征收公粮、调拨农产品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从中得到有利的差价),苏联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主要是(  )

A.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  B.发展农业生产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C.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实现国家的农业化     D.增加资金积累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查看答案

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博大精深,辉煌灿烂,对今天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仍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试从儒、墨、道、法四家学派核心思想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8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回答:

(1)材料说明司南至迟发明于何时?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辨别方向的功能(4分)

(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3分)

(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3分)

(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