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就...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巨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纪统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南宋)朱熹《行官便殿奏札》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元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 

材料五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一陈被秀《(新青年) 

(1)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及影响。(4分) 

(2)据材料二,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对后世的影响如何?(4分) 

(3)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2分) 

(4)据材料五,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怎样看待儒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5)在进人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孔子的学说,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1)提出“仁”和“礼”的学说;(2分)孔子学说传播到亚洲和世界各国,产生广泛影响。(2分)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4分)。 (3)朱熹:将儒家思想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加以弘扬;李贽:否定孔子权威。(4分) (4)把儒家思想当做封建文化加以全盘否定。影响: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2分) (5)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分,言之成理同样赋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分析与理解。回答第一小问主要结合所学的儒家的主张归纳总结;回答影响要结合材料“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分析总结。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董仲舒新儒学的掌握。结合材料“……巨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纪统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总结主张;联系所学回答影响。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发展历程的分析与掌握。结合材料“至论天下之理,……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归纳总结。 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与理解。联系所学及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可知陈独秀等“把儒家思想当做封建文化加以全盘否定”;结合所学回答影响。 第(5)问,本题属于开放式题目,回答时只要自圆其说即可。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儒家思想也不例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作为后人,应当正确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历程与认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态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共同的本质特征是(  )

A.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

①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②对社会主义阶段主要矛盾和总任务的论断

③对社会主义建设速度问题的分析

④对社会主义阶段阶级斗争问题的论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

 

查看答案

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里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③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三民主义以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作用的表现是:

①推动民主革命高潮武昌起义的到来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③指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结成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孙中山临终时说:“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最典型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三大政策   D.国民党一大宣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