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

材料一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材料三  日本传统文化能够承接外来文化的刺激及压力,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日本的儒家学派,即朱子学。在伦理道德方面,承认人的物质欲望和需要,但主张个人利益的目的与归宿在于社会公益,这显然与儒家在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俗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的前提下,最终强调“天下为公”之思想一脉相承。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张“天赋人权”理论,但主张民权服从国权,强调儒学一贯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保留‘忠君报国’之思想”。与此同时,保留儒家忠孝观念,使得日本近代化过程中,避免了东西方文化体系碰撞时人的原有价值观念体系崩溃、民族成员心灵分裂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近来年,日本经济界与学术界构筑了“日本式经营”的学说,其中列举的许多因素都具有儒家文化的特征。

——孙政《儒家文化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和三,概括儒学对韩国和日本近代化的影响。(8分)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历史作用的认识。(6分)

 

⑴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6分) ⑵影响:儒学的集体意识和自强不息精神推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促进韩国经济的发展。(4分)协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民权服从国权;保留忠孝观念,避免原有价值体系崩溃引起社会思想混乱;把儒家思想应用于生产管理中。(4分) ⑶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塑造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人类思想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作为长时间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也带来了禁锢思想,压抑人性,封闭保守的消极影响。(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的“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提取出“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提取出“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提取出“ 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 (2)此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二和三中抓关键词句,材料二中的“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材料三中的“主张个人利益的目的与归宿在于社会公益”“主张民权服从国权”,强调儒学一贯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保留‘忠君报国’之思想”。“保留儒家忠孝观念,使得日本近代化过程中,避免了东西方文化体系碰撞时人的原有价值观念体系崩溃、民族成员心灵分裂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构筑了“日本式经营”的学说,其中列举的许多因素都具有儒家文化的特征。” (3)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知,中国儒学对中国和世界其它地区和国家都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联系教材中“儒家思想历史作用”的内容,概括作答。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孟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孟儒学·儒学的发展和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朝在中国是个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

材料一  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材料二  日本学者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  苏轼认为满分5 manfen5.com:“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材料四  宋徽宗赵佶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9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四,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5分)

(3)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新儒学大加鞭挞,痛斥孔子为“庸众人类”。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李贽这样做的社会原因。(6分)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戏曲舞台上,记录着中国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从一部戏曲中我们至少可以发现和捕捉到:社会经济、阶级结构、文化特征、统治政策、社会心理。从元杂剧中我们可以发现和捕捉到

①城市经济繁荣发达

②市民阶层发展壮大

③知识分子地位低下

④蒙古族和汉族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据载,三庆班于1790年进京为乾隆祝寿,后为乾隆帝所宠爱。因为臣下所议论,道光帝将他们驱逐出宫。徽班从此在北京民间继续演出,广受欢迎。据此,京剧兴盛不衰的根本原因是

A.产生在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B.受统治阶级的推崇

C.融合吸收了多个剧种曲调         D.京剧艺术的大众化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以现实生活为描写对象,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来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的这一特点根本原因是                                                          

A.专制主义强化    B. 拜金主义盛行

C. 商品经济发展   D.轻商思想淡化

 

查看答案

中唐时期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所强调的是

A.文章必须记载历史         B.文学艺术必须真实

C.诗歌要反映民生疾苦       D.希望得到皇帝赏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