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表达了小生...

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表达了小生产者

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

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

D.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墨子“尚贤”的思想 。根据“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含义可得出要唯才是举;“骨肉之亲无故贵”就是不要凭借富贵取得官职;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小生产自己的政治地位。 译文:如果有能力就抬举他,给他高官厚禄,不要让(无能的)亲人无缘无故的拥有财富地位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

A.孟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荀子

 

查看答案

2001年12月1日出生的日本皇太子公主名爱子,称号敬宫,这是出自《孟子》中“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语。这里的“仁者爱人”,最接近孟子本意的解释是:

A.统治者应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争取民心

B.每个人都应理解和体贴他人

C.人与人之间不分等级差别,相互友爱

D.夫妻之间互称爱人

 

查看答案

《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主张统治者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查看答案

终孔子一生,他的学说也未能得到当时统治者的赏识。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他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不能够为新兴的地主阶级所采纳

B.他的学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C.他的学说主张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不符合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

D.孔子一生主要致力于教育事业,对传播他的思想不感兴趣

 

查看答案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体现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A.鼓励学思结合     B.启发式教学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