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84 年 11 月,俄裔德国科学家保尔·尼普可夫向柏林 皇家专利局递交了他的...

1884 11 月,俄裔德国科学家保尔·尼普可夫向柏林 皇家专利局递交了他的专利申请书,第一页这样写道:“这里所述的仪器能使处于A 地的物体,在任何一个B 地被看到。”一年后,专利被批准。这项研究成果极大的启发了

A.格里菲斯            B.贝尔德

C.卢米埃尔兄弟         D.普朗克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1883年,保尔·尼普可夫开始设想能否用电把图像传送到远方。不久,他发明了一台叫作“电视望远镜”的仪器。1884年,他把这项发明申报给柏林皇家专利局。专利中描述了显示器工作的三个基本要素:把图像分解成像素,逐个传输;像素的传输逐行进行;用画面传送运动过程时,许多画面快速逐一出现,在人眼中这个过程融合为一。后来英国发明家约翰·贝尔德看到了关于尼普可夫圆盘的资料,发明了电视。 考点:20世纪以来世界的科技发展·电视的发明·背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指出:“批评 家指责,大众传媒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工具,因为大部分电子媒体和它们传递的信息是源自先进 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反对文化渗透的同时,一些国家改良欧洲和美国的技术来满足自己的需 要。例如,电视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建设,因为大部分的电视工业史由国家控制的。”这主要表明

A.国家控制的电视传媒具有反文化渗透的目的

B.大众传媒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

C.文化的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D.国家控制不利于电视工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一战后,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创作了《荒原》。诗人笔下的“荒原”,荒是水荒,雨水成了荒原的第一需求,然而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更增添了人们内心的焦急。诗人通过雷声暗示了只有精神甘露(皈依宗教,信仰上帝)才能使荒原人得救。这一作品的创作风格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各地所发生的一切,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材料认为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动了

A.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

C.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D.“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流行

 

查看答案

清代画家石涛有诗云:“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与诗中所描述的艺术表现形式相近的西方画派是

A.古典主义       B.印象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趋势开始于

A.17世纪后半期          B.18世纪60年代

C.19世纪后半期          D.20世纪中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