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治国主张中,体现“民本”思想的有( ) ①“政在得民” ②“民贵君轻” ③“...

下列治国主张中,体现“民本”思想的有(  

①“政在得民”   ②“民贵君轻”   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④“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民本”思想即“以民为本”,要求统治阶级要爱民重民、富民育民,实行仁政德治。而能体现这种思想只有①②。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是强调统治者重视人才, ④“以人为镜,可知得失”是强调统治者重视纳谏。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三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4分)

(3)根据材料中皇帝对宰相(丞相)态度的变化,指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4分)

 

查看答案

封建选官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天下英雄,入吾穀中矣。”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材料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种选官制度?这种制度采取何种选拔方式?(6分)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这种选官制度产生的背景(4分)和意义?(10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20分)

材料 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惧地称“秦为野兽”,把秦无情的扩张比做“蚕食”。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在中央建立起一套严密的权力体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秦朝并没有如新皇帝预想的那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朝为建立中央集权在中央实施的制度(6分),并指出其特点。(6分)

(3)材料中“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实际上废除的是什么制度,又实行了什么制度?(6分)

 

查看答案

罗马法是维护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其蕴含的法制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  )

A、《权利法案》颁布    B、公民法出现

C、《十二铜表法》产生   D、万民法形成

 

查看答案

在古代雅典统计整个城邦的人口时,官方文件的表述是:“雅典人及其妻子和孩子”。这种现象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A、妻子和孩子不属于城邦   B、妻子和孩子没有公民权

C、城邦的小国寡民特征     D、城邦政治的民主化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