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分)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有学者指出...

(16分)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有学者指出:“一部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中国文明转型史。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材料三 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比如“熟人社会”,比如“守旧症”、“非我症”、“不合作症”、“麻痹症”,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转型的艰难。

——张宏杰《十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近代前期(1840-1919年)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4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分析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难的原因。(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3分)

 

(1)“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4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2)特点:现代化启蒙。(1分) 原因: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或民族危机加深(1分);先进的中国人的探索。(1分) (3)原因: ① 政治:专制制度(或“皇帝制度”)的阻碍。(2分) ② 经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分)(答出其中一点也可) ③ 思想: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或传统文化思想的制约)。(2 分) (4)作用:推动中国社会转型;推动近代化进程;推动中国救亡图存。(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提到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为了实现近代化,先后出现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是变法救亡的维新思想;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民主和科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因题目设问限定时间为1840——1919,因此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2) 根据材料中“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和“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可知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是:现代化启蒙。之所以形成这一特点,应从中国现代化的背景并结合材料分析: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不断冲击中国传统文明,正是由于在西方不断侵略的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认识到西方文明的进步性,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方案,形成了一次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 根据材料“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是这个民族不能逃避的命运”可知专制制度(或“皇帝制度”)的阻碍是影响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难的原因之一;“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公民意识、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说明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或传统文化思想的制约);而究其根源在于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自然经济为主,近代虽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不够充分,因此现代化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强大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稍加概括即可。 (4) 材料围绕社会转型这一主题,论述了近代中国文明发展的大致历程,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以及文化转型受阻的因素。根据所学综合材料,可知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和实践为中国带来了新的经济因素,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促进了思想解放,提高了民族民主意识,因此可归纳其作用为:推动中国社会转型;推动近代化进程;推动中国救亡图存。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三民主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6分):

儒家学说长期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两千多年历史中,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发展演变,以适应时代需要。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卷七

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     

——南宋孝宗《佛祖统纪》卷48

材料四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如何从君民关系的角度来阐述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4分)

(2)材料二中董仲舒对君权是怎么论述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论述对儒学命运的影响。(4分)

(3)宋代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依据材料三说明宋代儒学发展的特点。(4分)

(4)有人说:顾炎武与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具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请依据材料四和材料二说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从深圳、珠海、到广州,轻车简从,探访民生,倡言改革。有人说这是踏着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酝酿新一轮改革。这一“足迹”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始建立

C、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查看答案

“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这段话出自(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近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引人关注的事件,让人不得不有所感触,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查看答案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e卷通组卷系统 www.zujuan.com

A、抗争     B、探索     C、屈辱     D、复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