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关系曲折复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近代以来关系曲折复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

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界内。

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1)材料一中反映的条约签订于哪一年?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条约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危害。(4分)

材料二

满分5 manfen5.com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维护主权的哪一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与材料一的关系。(3分)

材料三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3)据材料三,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6分)

 

(1)条约签订的时间:1895年(1分);该条约的经济危害:引起清政府财政危机;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列强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分) (2)事件: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1分) 与材料一的关系:《马关条约》将台湾割给日本,引起了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2分,仅写“因果关系”给1分) (3)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不全面。忽视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作用。(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所属诸岛屿”、“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等,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本问实际上考查的是《马关条约》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该条约对中国的经济危害,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认识:引起了清政府财政危机;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列强加紧对中国资本输出,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2)根据材料二图片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图片所反映的是中国近代维护主权,这一事件是: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与材料二联系紧密,体现出因果关系,具体可以这样解读: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的内容,其中一条,即将台湾岛割给日本。将台湾岛割给日本一事,这才激起了起了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3)根据材料三关键信息“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等,从材料不难归纳出美国因素(海军、原子弹)、苏联红军、综合因素等是致使日本战败的原因。显然,这样的分析是不全面的,因为它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即中华民族全民族在抗战中的作用。中国的八年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这是不争的事实。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台湾人民的的反割台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日战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抗日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古以来,地方政治管理制度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变革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陆世仪说过:(在官员任期方面)“郡县之弊,在迁转大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材料三 

满分5 manfen5.com

(1)图1、图2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其体现的政治意图分别是什么?陆世仪指出了两种制度怎样的弊端?(8分)

(2)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谈谈郡县制的合理性。(6分)

(3)材料三体现元朝制度创新对当时中央集权国家的管理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统计表”,从中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终止时间

小计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3年 10个月零17天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3年8个月零26天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13年11个月零16天

苏联对日作战

1945年8月9日 

1945年9月2日 

25天

 

 

 

 

 

 

 

 

 

 

①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持续时间最长

③世界人民团结合作进行反法西斯战争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障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

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查看答案

日记是记录历史事件的有力证据。一位日本兵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不清楚为什么杀掉这么多的俘虏。但是总觉得太不人道,太残酷了。……七千人的生命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这位当事人的回忆最可能指证的历史是(  

A.日军攻陷上海                     B.日军实施细菌战

C.日军屠城南京                     D.日军占领台儿庄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B.加速并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

C.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D.使中国的政治中心被迫由北往南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