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你...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如何对待人性态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西方的“人文主义”是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东方的“民贵君轻”强调的是民本思想;西方宗教改革提倡“因信称义”是人有信仰的自由权利,东方“天人感应”学说强调的是人与自然是相互沟通、和谐相处的关系;中国的理学家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的是压抑人性、维护封建等级,为专制统治服务;东方的理学家提出的“致良知”是强调人内心的自省,故同时符合西方“不禁人的本能”、中国“独禁本能”要求的是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 )

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见他(  )

A.强调实地调查     B.反对君主专制     C.维护儒家正统     D.主张经世致用

 

查看答案

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

A.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B.倡导经世至用,反对思想一统

C.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     D.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查看答案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查看答案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观念           D.天人感应理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